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荡宋 > 第三十三章授业解惑

第三十三章授业解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用谢我,我什么也没做。”

梁川打心眼里替这个孟良臣感到挽惜。

古代村有保正乡有里正,能做这些村官乡镇干部的无一不是宗族势力强大之辈,许多农村人一辈子连县乡都没有走出去过,最大的就是头顶上的里正或保正,县太爷对他们来说都是神仙星宿般的存在。

得罪了这些人自然没有什么好下场。

我们国家的法治之路也是万水千山,法治社会的概念没建立之前都是主观性极强的人治社会,办案执法随意性极大,就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冤假错案还是很普遍的现象。在古代,那就更让人蛋疼了,许多地方把人关进去以后,不要说审了,有时候连关着这么一号人物都忘了,办案期限模糊不清,短的三五日,长的三五十年悬而不决,没有执法监督,没有纪委监察,案子审不审、怎么审全凭掌权者的一句话。。

梁川看着孟良臣,能不蛋疼吗。。

孟良臣也是始料未及,在那个户数仅有一百之余的小山村竟然有这么一号人物,出口成章舌灿如莲思路清晰见识广博,自己自诩熟读百家之言,在他全面反而显得一无是处。。

“想必将来梁兄也会有金榜题名四海皆知之时!”

“金榜题名吗。。?那还是算了吧!”

梁川穿越之后,思维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古人那套君父忠孝的儒家传统格格不入,甚至说他是离经判道不为过,再加上他向往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连毛笔字都不会写,考什么科举?秀才都考不中!

“为何?梁兄之才孟某拜服,若是不走科考这一条路岂不可惜!”

梁川自然不能说我字写不好不敢去考试,为了面子他还是一本正经地道:“自古都是说习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你们这帮人啊就是读孔老二的书读太多了都读傻了!”

孟良臣先祖就有亚圣孟子,一听梁川出言不逊对至圣先师孔子竟然敢叫孔老二!

“大逆不道!”

石头也被梁川给吓到了,敢叫孔圣人孔老二要是让他爹听到,屁股非得被揍开花不成!

梁川的眼白忍不住向上翻了翻,手指伸到耳朵孔里挖了挖道:“小声点,这么激动干嘛,耳朵都让你震聋了,你要是不服气今天咱们就辩一辩,小爷我让你心服口服!”

孟良州满不服气地道:“好!请赐教!”

“良臣兄认为治国当如何治国?”

“治国当以仁孝,得人心者得天下。”

“这是儒家的鬼话,孔老二的话要是真有用,周游列国为什么没人采纳?反倒是强秦用重法得了天下?”

“始皇无道二世而亡!”

“都说始皇无道,可是他在位可曾杀过一位功臣?一统六国解数百年战国之乱世,车同轨书同文,南修灵渠北御匈奴,他一人就把数代人的事给做了,哪一样不是千秋赫赫之功?唯一的过错就是坑杀了数百个专门行骗的儒生就被你们这些孔老二的学生骂了一千年!”

“强秦重法为何我大汉弃之不用?”

梁川呵呵一笑道:“反问,仁孝有用为何汉初亦弃之不用,反而黄老之学大行其道,到了武帝刘彻方开始独尊儒术?”

孟良臣一时语塞。

“我来给你解释!春秋战国周天子式微,秦国重法之下令行禁止,效率远高于六国因而有了天下,汉初天下凋敝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清净无为是最佳国策,到了武帝一朝内有宗室豪横,外有匈奴犯境,思想不统人心更不得一统,凡此种种只能证明治国没有千古一策,只有顺应时代发展和与时俱进而已,你口中的忠孝更仅仅是与当今的政治环境与形势相适应的政治工具罢了!”

“你言下之意不也承认仁孝顺应天意与民意?”

梁川冷笑一声,嘴里不禁冷哼道:“自然是要顺应民意!我再问你,天下当以何为根本?”

孟良臣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