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荡宋 >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走私路线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走私路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虽然富有天下,过的却是要饭一般的生活,人家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跟家世无关。

梁川在家里休整数日,确认没有云家村也没有吐蕃人来打扰自己后,这天夜里便开始准备去出售新一批的食盐。

这一次从麻栗坡运回来普通提纯的食盐差不多有一千五百多斤,剩下约七百斤属于精品,加起来约两千来斤,梁川叫来侬大侬二,准备商量去哪里卖相对比较合适。

侬家三兄弟跟了自己以后,梁川就不打算再继续出门亲自去贩盐。

一来太过招摇,梁川走在路上很招人注意,块头大,又是做盐生意的,很容易被人盯上。

侬家三兄弟除了老三,另外两人放哪里都不会有人多看两眼,没什么看头!

三个人碰了头,最终得出了三个方案。

第一就是再回广南西路。

此时的广南正与南越李朝打得不可开交,战线在广南全线铺开,等于是南越与大宋直接开战,除了还没有宋廷的动静,民间已经与南越人打得无比惨烈。

这种时候正是发国难财的时候,朝廷的各种法度废弛,正可以趁虚而入,少了官府对私盐的打击,可以无往而是不利!

第二个方案是侬大提出来的,往东北走石城东川郡,过北盘江到达贵州境内,到了那里盐就是天价,官府出来捣乱的人少不说,收益也很可观。

但是风险就是这条路上的匪盗多如牛毛,不怕官而怕匪!

第三个方案则是侬二提出来的,就是往南越去贩盐!

梁川与侬大听到侬二的建议都极为意外。

这样的想不可不谓大胆!

最危险的地方洽是最安全的地方!侬二说得很费劲,就是经过深思熟虑得出来的主意!

南越兵一直在追杀梁川等人,而且也猜到梁川可能逃往大理。大理是中立国家,后面有吐蕃罩着,比大宋安全!南越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千方百计要的人,往后跑,跑到了他们自己家后院。

南越缺盐吗,他们同样很缺。

此时的南越除了人矮一点,黑一点,在各个方面与大宋人是没有区别的,甚至比广南的各个少数民族,他们还更接近汉家文化!

从汉朝开始,中原王朝就视这块土地是自己的地盘,秦朝开凿的渠道还有直道也是为了加强对这块沃土的统治,不过到了魏晋以后,中原大乱,南方就逐渐失去了控制,到了唐宋时期,不要说南越了,就是南诏他们也无能为力。

南越承袭中原各种文化风俗,连文字语言都一样,统治的方法更是如出一辙。盐政是控制中原老百姓的好手段,在南越这里同样好使!

别看南越也是临海地带,这里的海拔落差极大,往内陆走没多远就可能是高山茂林地带,这里的老百姓无法获取到便宜的食盐,每年光从吐蕃还大理走私的食盐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老百姓因为一口盐,这命脉死死地捏在别人的手里,日子想好都好不起来!

这一个想法一提出来,两人都是眼前一亮!

他们畏南越如虎,不曾想却是最好的主意!

第二个主意梁川直接拒绝了。

仗一打起来,现在只是大宋的官兵还没有到,等大部队来了,充实到各州府土司手上,他们就有大把力量来清算藏在民间的奸细汉奸,对民间通越的管制也会加强,盐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或许在黑市很畅销,但是这些绝对都是当地人把持,他们要打击竞争,绝对会和官府串通起来打击自己这些外来户!

所以看似广南最好做生意,其实并不然。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在大宋这个方面。

南边开始打仗,大宋就会开始防备,他们要防备西边高原上的吐蕃人和大理人,虽然他们正面发生冲突的机率很小,但是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西夏就得直面契丹与大宋的威胁!

大宋的管制同样会很严,要防止食盐流入南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