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荡宋 > 整治水患

整治水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风影响,就算是后世水利设施都完备的年代,还是有许多人在水患中挣扎,每年颗粒无收。

这一次,水患成了梁家军的头号大敌!

梁家中级以上的干部,街道办的各级主事,凤山但凡是有点地位的人全部到场,就等着梁川下命令。

这一次梁川却把权力交给了赵小品,人他已经帮赵小品全叫过来了,工具包括伙食全部都供应到位,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梁川也被这岛上恶劣的水文条件给吓到了,不整治一下老仙溪,将来他睡觉都不安稳!

赵小品扫了一圈,众人的眼神跟在看自己的媳妇一样迫切!话到了他的嘴边他又收了回去!

‘我只能说给几个建议,其

他的真是没办法!"

苏渭道:‘有建议已经是难能可贵,不求完美,但愿能尽善尽?!"

苏渭与吴用都知道,治水是一项大工程,而这种本事往往没办法带来任何的收益,又要花费半生的精力来钻研这些技术,这是读书人所最不愿看到的。

因此学习治理河道的人,有史以来,并不多。

吴用这小子看的书够了,可是关于治河的著述也不多,这种书在市面上没有多大的需求,多印多赔,连印刷坊都懒得去多印!

赵小品侃侃道:‘我们造房,无非就是几个要点,坚固实用,防雨挡风,清爽通透,经济考量,祖师公有教过,世上道理都是相通的,这要是换到河道上,按我的考量就是几个要点,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美观安全罢了!"

赵小品娓娓道来,众人本来阴郁的一张脸立时云舒雨霁!

不怕干活,就怕白干,这上万人要是乱干一通,好好的河道本来没有多大问题顶多淹上两天,一个不小心可是会出大事!

武帝时期,他的舅舅田蚡为了保护自己位于黄河北岸的堤坝,骗武帝去修河堤,放任南任的河堤不修,称这是黄河自然的流向,人为加以干预,会导致更大的灾难,武帝哪里知道他舅舅在北岸有几万亩的良田。

他派了十万的民夫去修河堤,田蚡却让人给故意给黄河决开口子,武帝被蒙在鼓里,以为是真的不能人为干预,结果放

任南岸的泛滥,这一泛滥就是整整二十年,无数流离失所,朝廷对匈奴用兵本本来就没钱,投到这河上面的钱更是无数,直到近三十年后,汉武帝才把黄河治住,强力堵塞,让黄河安流了七十年。

河不能乱修。

赵小品说了一句话直指苏渭的心,万理俱是相通,要循天道!

能懂这个道理的人,这河也肯定能修得好!

一个临时的指挥部便在北岸的高地上成立了,北靠中央高耸的群山,南面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凤山,所有人都严阵以待!倭军搬来几块青石作了简单的地基,立了四根柱子,上面盖了茅草,夏天的烈日与暴雨也撼动不了这小屋子,一个临时的指挥部,众人休憩的地方!

指挥部的木板墙上挂着一张发黄的宣纸画出来的简易的老仙溪的地形图,上面还有等高线,这是梁川教给众人的绘画技术。

探查整条溪的面貌用了三天的时间。

众人看着那有些简陋的地形图,所有人都没有概念他们将要做的是一件何等壮阔的伟业。

降服了这条溪流,将为子孙带来千年的太平!

河道上的人太多了,必须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分工。

这是吴用的一个提议,当所有人都

干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注定不能被做好!

梁川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很快地响应吴用道:‘吴先生说得不错!"

这也是梁川一惯的作风,这一套管理方案,在广南的时候他

就用过,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他把年轻的民夫归到一处,给他们最高的工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