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骗了康熙 > 第271章 受委屈的康熙

第271章 受委屈的康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横之态,而且格外的尊师重道,此诚孺子可教也!

玉柱和吴碘,同在南书房之中行走,可谓是抬头不见,低头见。

如果刻意去拉开距离,反而显得过于做作了,智者所不为也!

既然是偶遇,玉柱就陪着吴碘进了西华门。师徒二人,一边走一边闲聊。

按照惯例,大学士进了宫,都有小太监帮着举灯笼照路。

这么一来,吴琠憋了一肚子的话,就不太好和玉柱去说了。

皇帝的耳目遍及四周,玉柱哪怕早就猜到了吴碘的难处,却也只能装聋作哑。

都是老江湖了,有啥不明白的?

虚十八岁的玉柱,他的仕途才刚刚开始。然而,吴碘距离乞骸骨致仕,为时不远矣!

按照玉柱的正确理解,吴碘如今最大的担忧,肯定是吴家子孙们的前途了。

“座师大人,门生知道,五师兄的学问甚好。将来犬子进学后,想请五师兄教之,可好啊?”

玉柱的一席话,立时令吴碘老怀大慰,忍不住的笑了。

唉,圳卿这个门生,完全没有收错啊,果然是颇讲人情世故也!

站在玉柱的立场上,完全照顾吴家人,是不现实的。

因为,满臣和汉臣的官路不同!

玉柱照顾得越多,吴家的子弟,越容易受汉臣们的排挤。

但是,吴琠的五儿,中了举人之后,就不再参加科举考试了。他在吴家的内部分工,

就是务农经商,捞银子供应亲兄弟们入朝为官。

玉柱的嫡长子,拜不做官的吴家五郎为师,妙得很呐。

嘿嘿,这么干,既不犯皇帝的忌讳,又不怕汉臣士林多说闲话,可谓是一举两得也!

看见南书房的灯火后,吴琠便板着脸,不再理会玉柱了。

玉柱也只把吴碘当作普通上司一般,彬彬有礼,近而远之!

刚刚坐定,玉柱还没端起茶盏,张廷玉就来了。

“大人,请您过目。”张廷玉的姿态很软,对玉柱格外的尊重。

玉柱压根就不想因为一些小事,为难张廷玉,便笑着说:“衡臣啊,你写的节略,肯定是顶好的,径直递进内奏事处便可。”

张廷玉那可是出了名的谨小慎微,他哪肯信玉柱的话?

“大人,您那可是出了名的见多识广。卑职草拟的节略,经您的过目,才敢安心啊。”张廷玉很会说话,一下子就堵住了玉柱的嘴。

玉柱心里有数,张廷玉就是个精细人,轻易不可能落下话柄。

“衡臣啊,那就放下吧,我不过转個手,便递进去罢了。”玉柱还是那个态度,他就是过个手而已,不可能去看节略的。877中文

办事衙门的等级越高,人事就越复杂,小心无大错的原则,大家都必须遵守。

到了御门听政的时间,玉柱还是站在南书房大臣们的末尾,始终低着头,故意不去看康熙。

昨天,镇国公景熙吃了皇帝的排头后,今天倒是没人敢出头保举老八了。

但是,康熙依旧心气不顺。

因为,马齐又找康熙借钱了。

“皇上,户部三库里存银不过千万两,可是,赈灾要拨下去的银子,足有四百万两之多。奴才琢磨着,只能从内务府广储司里借点银子了。”马齐明知道康熙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了,却毫不在乎的硬是把话说完了。

清初时期,哪怕康熙已经极大的削弱了旗主们的权势基础。但是,满洲亲贵们依旧掌握着极大的实权。

作为首席满洲大学士的马齐,还是颇有些骨头的,并不怕惹怒了康熙。

实际上,鞑清从老虏开始,到皇太极时期,都是八贝勒共治的政治格局。

多尔衮的专权,也是建立在他的亲兄弟阿济格和多铎,各掌一旗的基础之上。

本质上说,多尔衮时期,依旧是八旗共治的大背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