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真夫妻 > 新自行车

新自行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怎么能知法犯法。

赵秀云琢磨这事也好几天了,这会说:“他暂住证快到期了吧?”

现在市里的户口还是管得紧,老家人以为有介绍信就可以通行无阻,其实像他们这样持探亲介绍信的,还得去办临时暂住证,时间上可长可短。

当时方海给办的就是半个月,现在想想也快差不多,一拍大腿说:“行,就让他去筛沙子。”

像这种逾期滞留,一般都是先到市郊农场筛沙子两个月,劳改,也给自己攒遣送回家的车票钱。

都不用使什么阴招,在亲妈和侄子回老家以后没几天,一直在沪市花钱玩的方川就被逮了。

他倒是不客气,一直嚷着“我哥是公安学校校长”,可惜就是方海支使的,无人在意,反倒把他收拾一顿。

这时候执法都挺粗暴的,确认你有罪,皮都给你剥下来一层,一律是从严从重。

本来滞留不是什么大事,可方川居然还觉得自己背后有人,被捕过程中还给执法队的人一拳,这下性质都变了,也别筛沙子,直接去采石吧。

方海都被这个弟弟蠢笑了,又给老家的几位叔公写信,说明这件事对他前途的重大影响。重宗族的地方,可以预见家里人以后要开介绍信都不容易了。

回来跟媳妇叹口气说:“我以前特别希望我妈能像对方川一样对我。”

他是老四,从小到大都不受重视,男人的心理既觉得爱疼谁就疼谁,又期盼着从父母身上得到多多的关注。他以前寄钱的时候何尝不是一种赌气,一种“看我现在多有本事,你们快点捧着我”的希冀。

赵秀云能理解,说:“我小的时候,也觉得只要自己做得够好,我爸妈就会喜欢我胜过弟弟们。”

每个孩子,生来对父母好像都有期盼,殊不知有的父母子女之间缘分太浅,强求不到的就是强求不到。

夫妻俩都是沉默,方海从口袋里掏出钱说:“老六身上带的。”

赵秀云数一数,心想难怪这么生气,居然有五百。

就方川这德性,别说五百,就是五块钱都挣不来。

方海抱着一丝希冀,让执法队的人审过,不得不接受这钱是他妈给方川的事实。

他嘴上说得硬,要是亲妈来信哭穷的话,最少也会寄个十块钱回去。

现在想想,可笑的只有他。

这钱,赵秀云是拿得一点都不亏心的,婆婆身上但凡有十块钱,那真是九块钱都是从方海这只羊身上薅的。

她故意表情兴奋地说:“你的自行车有了。”

天天叮铃咣啷响,方海也烦了,不过说:“说好给你买首饰的。”

他还去问过,一克十块多点,买个镯子和项链,还是绰绰有余的,说到这,他还遗憾摸摸媳妇耳垂说:“可惜你没有耳洞。”

不当吃不当穿的东西,又不那么着急。

赵秀云做决定说:“买自行车是我先应你的。”

方海想,虽然他没有方川那样好的运气,却又比他有更好的运气,不由自主承诺说:“明年,明年咱们一定有钱买。”

这时候,夫妻俩都没想到,方海明年的升职加薪,会是方川带来的。

不过这些且不提,有一笔横财,赵秀云不仅给方海买自行车,还提前攒够钱,还给李老爷子。

这样算下来,三年功夫,家里就有四千,日子其实也没怎么耽误,该吃吃、该喝喝,还是少一个人挣钱的情况下。

赵秀云不得不感叹钱禁花,只要不买大件,方海一百五十块的工资,和她现在比较稳定的稿费收入,其实没怎么勤俭节约,就能有这么大一笔钱。

不过她也很快发现,最近是物价涨得有点离谱,主要是摆小摊小贩的人越来越多,卖的东西种类也多,想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人,就得花更多的钱。

这其实也是自由市场放开的前兆,市里开过好几次会,包括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