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启三十岁人生 > 144.不是每个重生者都拥有好运 -

144.不是每个重生者都拥有好运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个难题。对周大林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两世为人,让他明白了许多常人永远无法明白的道理。而这些道理,才是他重生之后,可以平稳走到现在的基础。

没有人天生就懒惰,懒惰的原因,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让他勤快的动力。这动力无论是什么,最终逃不开两个字:贪婪。

男人离不开钱财美色,离开的不叫男人,叫和尚。而这个金钱世界里,和尚都离不开钱财,甚至美色。十个和尚里,九个都是假和尚。

钱财美色也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无道无度,谓之贪婪。贪婪者,祸不请自到。

有些人,一生无所成,怨天怨地怨空气,就是不怨自己。大言不惭,让我重活一回,必定大富大贵。

殊不知,无所成恰恰是有所成。钱财不足以挥霍无度,不足以香车宝马,不足以姬妾成群,但足够组建一个美满家庭。好好活着,足矣。

即便重生,对贪婪无度者,未必是一件好事。

上帝不让贪婪者有所成,恰恰是一种保护。有自知之明者,会戒掉贪婪,安贫乐道。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情,有多大机遇,做多大事业。

对这种人,重生等于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周大林重生了,有了机会。但他不贪婪,无论是做股票还是做实业,他都知道适可而止。

明明知道这支股票的最高点在哪里,他不会在最高点抛售,而是稍高既跑,无声无息地离开,不带起一丝波澜。

投资鲜奶公司,知道适可而止,不去触动刘子强的根本利益。办影视公司,钱他一个人出,利益大家都有。

这就是古人说的,中庸之道。

两世为人,可以悟透中庸二字,他很知足。

他不相信赵世豪可以越过贪婪这个门槛,就如他不相信所有重生者,都可以和他一样成功一般。

他要用贪婪这两个字,让赵世豪自己打败自己。

他拒绝了老赵的宴请,让老程转告老赵,他会让赵世豪参与他在临水的所有生意,从最基本的道理开始教他。看在老程的面子上,他会毫无保留。

老赵还是领着儿子亲自登门拜访,山南海北地和周大林聊了一个晚上。

从聊天里,周大林听出来,老赵算得上见多识广,知识面比较丰富。比起老程只局限于自己的爱好里,其他知之甚少来,老赵还真算个人才。

但相比于老程,老赵也有缺点,就是涉猎甚多却都比较肤浅。像这种什么都懂一些,又什么都不精的人,在周大林看来,反而更不容易成功。

谈话的内容和方式,可以暴露一个人的性格。这句话,对周大林这种两世为人的来说,的确属于真理。

因为从谈话当中,可以听出来对方对一个问题的关注角度。也就是说,对方是从哪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的。

对方为什么要从这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呢?这就暴露了对方的思维习惯和做事方法,进而暴露了对方思维是否缜密,人生格局大小,甚至性情、脾气快慢,都可以体现出来。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谈话过程还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自私程度。

老程说话做事儿,往往会考虑别人感受,为别人考虑。也就是他对吴英母女说的,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关于让赵世豪下车这个问题,他首先考虑的,是赵世豪跟着周大林,对赵世豪是好事还是坏事。所以,他首先要问周大林,准备怎么教育赵世豪。

确定了赵世豪跟着周大林有好处之后,他考虑的又是老赵能不能接受让他儿子下车这个问题。

所以,从谈话中,周大林就可以判断出来,老程是个心地善良,品格高尚的人,至少不是个自私的人。

而老赵和他谈话时,老赵说问题不自觉地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评判。

这说明,老赵这人比起老程来,就自私很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