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启三十岁人生 > 194.扭亏 -

194.扭亏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层层加码,处处揩油,外面卖八百一个的泵,他们一个卖八千都亏本,这还怎么干啊?”他就给老程分析说,“咱们接过来之后,先把这帮闲人从管理岗位上弄下来,都弄到车间里干活去。只是清理了这帮害虫,工厂这棵大树自己就能养活自己!”

老程不懂工厂,但听着赵世豪说的,还是觉得蛮有道理的。接下来,赵世豪就一步步地给他说他想到的,扭亏为盈的所有方法。。

首先,就是缩小生产规模,把老旧的,不挣钱的高耗能设备都卖掉,把功能相近的生产车间都合并。

“咱们经营大型工厂没经验,咱就合并同类项,只留下可以挣钱的好设备,变大工厂为小工厂。经营小工厂,就没那么难了,咱们还是可以玩好的。”赵世豪就说,“这么着,腾出来的,咱们用不上的工房,还能往外出租,给咱们挣点租金。”

可这样算下来,原来的三千员工,恐怕连一千都用不上。

“那两千工人怎么办呢?”老程就问。

“给个生活费,养着呗。”赵世豪回答说,“咱们也可以联系劳务输出部门,谁缺工人,就从咱们这里借出去给人家,让用人单位给他们发工资,交保险,替咱们养着他们。用不上的,愿意在厂里待着就待着,不嫌工资低就行。嫌工资低,他们主动辞职,咱就管不着了。”

“你这不坑工人吗?”老程就不高兴了。

“慈不掌兵!”赵世豪语重心长地劝他说,“不这么干,这些闲人会直接把咱们给拖垮!咱们垮了,连剩下的工人也没饭吃!咱们现在不养他们,有一天咱们发展起来,立稳了脚跟,有钱了,再进新设备,扩大再生产,他们还有回来的机会。要不这么干,不光他们完了,大家就都完了!”

老程想想,也没有其他好办法,只好听赵世豪的。

然后,赵世豪就继续说下去。

留下来的工人,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干不干活都给工资了,得实行无保底计件,干一样活,给一样活的工钱,不干没有钱。

这样,把一台泵的加工费用和材料成本全部分摊开,算上工人计件工资,就是一台泵的总成本,然后在这个总成本基础上,再加上一个适当的上浮利润,就是销售价格,容易计算实际赢利。计算下来,没有赢利的产品,就可以直接不接,避免了亏损。

另外,就是成立销售团队和管理团队了。这些人的工资,也要和利润挂钩,没有利润或者给工厂造成损失,都得承担相应损失。

赵世豪还真是动脑筋了,他也的确聪明,好多管理办法,竟然可以无师自通。竞争上岗,质量绑定,销售提成,好多的现代管理方法,他都给用上了。

原来的生产规模,让他给缩小了三分之二,管理、技术人员,留下了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人员,都让他给赶到待岗大队里去了。

他联系了岗位输出公司,每天都有其他单位的人过来,挑选他这些待业人员去干活。这些单位也愿意用这些人,比招聘正式工省事多了,不用了随时可以退回来,省了好多的麻烦。

原来的生产车间,只利用了不到三分之一,剩下的车间都往外出租收取租金,连废旧工房都往外租,给钱就干。加上卖陈旧设备和废铁的收入,半年以后正式生产,第一个月竟然就彻底扭亏为盈。

稀里糊涂就弄来这么大一个工厂,第一个月还挣钱了,把老程给乐的,嘴都合不上了。这个赵世豪,还真就脱胎换骨,成了人才了。

可赵世豪心里知道,他这是治标不治本。

生产规模减小这么多,好多产品上的配件,已经不能自己制造了。订单多了,自己干不过来,还得从外面买来配件组装。

这样干下去,质量没有保证,客户会一天天减少,最终还是个死局。

其实,他就没打算就这么长期干下去,更没打算让真空泵厂重新好起来,让老程成为什么优秀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