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启三十岁人生 > 239.可怜的厂办主任 -

239.可怜的厂办主任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是想告诉你,不用这么拼命。”

于倩脸上就有些尴尬,低了头说:“谢谢周总关心。”她不拼命不行啊。她知道自己是怎么上来的,厂里许多人也或多或少知道。万一有一天周大林知道了,还能不能用她这种不干净的女人?

周大林找她的时候,可是说,如果她没有干好这个工作的能力,他可是要换别人来做的。

这个话,周大林只是顺口一说,但听到于倩耳朵里,就是晴天霹雳。

她当时就想,是不是周大林知道什么了,要找个借口开了她?她只能拿出所有的精力和能力,拿出一份可以让周大林满意的报告来。

的确,这两天,她几乎就是不吃不睡,所有心思都在这个报告上。

一个让周大林满意的报告,在她看来,就是她救命的稻草。

这事儿解释过去了,周大林的心思也就不在这方面,而是重新移回到于倩的报告上。

“你的报告,我仔细看过了。”他就对于倩说,“还是有些独到见解的。”

听他的语气,对她的报告还算满意,于倩的心才放到肚子里。

接着,就听周大林继续说下去。

“只是,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外部招聘上。你有没有想过,咱们工厂内部的问题呀?”周大林就问她。

“内部?”她没有明白周大林的意思,一脸迷茫。

“对,内部。”周大林肯定说,“我听真空泵的老人说,真空泵过去可是藏龙卧虎,出过不少各方面的人才。”

看她还不明白,他就解释说:“你比如说,咱们有许多工人,在车间里干了好多年,他们的经验和技术水平,不见得就比那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差。甚至有些个人头脑、能力强的,完全可以走上职位更高的工作岗位。

实践出真知,咱虽说不是私企,但个人股份占主导,不搞国企拿学历卡人那一套,实事求是,谁有本事就用谁。搞工厂,要的可不完全是书本理论,动手能力有时候更重要。精加工二车间那个平面磨工徐强,你认识吧?”

于倩想想问:“脸挺白,长得挺壮实,三十多岁的那个?”

“对,就是他。”周大林说,“他就给我提过一个很好的建议。他说,工人用千分尺测量工件,各人手劲大小不一样,拧尺子螺杆的力度就不一样。这样,测量出来的尺寸就会有误差。怎么样才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标准,知道自己加工的工件,尺寸是否正确呢?那就是检验员不能和工人一样,用千分尺来检验工件。测量速度慢不说,检验员的手劲大小,也不见得那么标准,测量出来的尺寸,很难说就是标准的。所以,检验员最好用死的通止规来检测工件,这就标准了。

这样,工人根据自己干的活到底是超上差了还是超下差了,来判断自己用尺子的手劲,到底是轻了还是重了,很快就心里有数,不会干超差了。

我就问他,那为什么干活的工人不能用通止规,那不更省劲吗?他说,工人干一件活,得反复测量好多遍尺寸,直到达到公差要求为止。那一个通止规来回这么使用,很快就磨损不准确了。你得准备多少通止规才够用?

我问他,那么检验员那里,不怕通止规磨损吗?他说,检验员检测的工件,都是干好了的,尺寸就在通止规范围内,检测的时候,对通止规磨损小,当然就不用天天换,一般一个多月甚至一年换一次,损失就不大了。

你听听,我曾经给质检部开会,提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工人干活要用千分尺测量工件,你们质检要尽量用通止规来检验工件?就没有一个人可以回答的上来。”

于倩听了,沉默一会儿问:“周总您的意思,就是工厂内部,像徐强这样的工人,也可以提上来搞管理?”

周大林说:“我的意思,是工人里面也有适合做其他更重要工作的人才。不只是工人,我们的职员、技术人员里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