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启三十岁人生 > 311.国粹的魅力 -

311.国粹的魅力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成家庭菜馆。时候长了,就成了一个特色,好多人就专门干这个了。

黄导找的这个家庭菜馆的老板,是陕西米脂人,两口子已经退了休,在家闲着没事儿,就办了这么个菜馆。他家的涮羊肉和羊肉泡馍,味道正宗,在宿舍区里已经小有名气。

一间二十来平方的卧室,中间摆了桌椅,四周墙上还挂了些名人字画,就变了餐馆房间。

周大林哄好了于晓萱,就按照黄导说的方位,找到这里来。三个人就在那房间里,围着个铜火锅子,坐了下来。

羊肉鲜美,用了老板家特有的,从米脂带回来的调料做锅底,又用了老板自制的涮料,吃起来鲜香满口,直接就可以算是天下最好的美味了。

觥筹交错,互相伤害,没一会儿工夫,就都有了酒意。

对做导演,黄导竟然有些厌倦了。不是他不想拍片了,是他境界越来越高,老想拍那些普通大众看不懂,公家还不肯过审的东西。

“干什么都得先考虑商业利益,这样拍不出好东西来。”他发感慨说,“就比如这个涮羊肉,同样是羊肉,缺了这家老板的底料和涮料,吃起来就不是这个味道。

我更多的,是想通过叙述故事,表达一种意境,一种我心里的感觉。可是,我得按照观众的喜好,添加我不喜欢的左料进去,最终拍出来的东西,就完全变了味道,完全不是我想要的。

这种似是而非的感觉,真的太痛苦了,我简直受够了!还不如找个山清水秀之地,当道士隐居去得了!”

他就发牢骚说。

周大林皱眉说:“老黄你说什么呢,我怎么就越听越湖涂呢?毛爷爷说,人民大众需要的,才是最美的。你鼓捣半天,老百姓不喜欢,那你还玩个什么大劲儿?”

“毛爷爷什么时候说过这句话?”黄导瞪着眼睛问他。

“反正意思差不多。”他就含混说,“反正我的意思是说,你不能脱离大众观赏审美观,要不然你路子就会走偏,和正常人不一样,很容易发神经的。”

“我发你个头的神经!”黄导就骂他,“和你说话,怎么就这么背劲呢?你都跟我们混四年了,怎么还是一点艺术细胞没有呢?”

一边的刘编就给黄导解释说:“老黄这意思是说啊,他的境界有点高于普通受众了,降下来的话,他会感到很难受,很悲哀。就说这红楼,被那几个学者吹的无限高大上,可咱们普通人,有几个能看明白,这说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有什么意思啊?基本就是流水账嘛!

老黄呢,就是那几个学者,也许是在枯燥乏味之外,真看出点什么来了。所以他也要搞红楼,这就是他的所谓意境。可你搞出红楼来,只有你自己能整明白,大家都整不明白,不买你的账,有个屁用?”

黄导还想附和刘编,听到最后,越听越不对劲,皱着眉头问他:“老刘你什么意思,你特么这是骂我呢吧?”

刘编就赶紧解释说:“哪能呢,这不周董不明白你的意思,我替你解释呢吗?”

黄导依旧皱着眉。

“我特么怎么听着,你这根本就不是替我解释呢?”

刘编就嘿嘿一乐说:“兴许是我举的例子有点不对,我再举一个。昆曲与京剧怎么样?老黄到了昆曲的水平了,无高雅而不欢。可咱们能接受的呢,仅仅是京剧而已。两个都算艺术瑰宝吧?可昆曲大家不喜欢啊。”

周大林就接话说:“特么京剧我也不喜欢,剧情发展太慢,越看越没劲。”

刘编不服说:“这你就不懂了吧?这京剧呀,不是看热闹,是看门道。看故事的话,看一遍就行,看第二遍就没意思了,第三遍就看不下去。京剧恰恰相反,是越看越爱看,直到你把故事情节了熟于胸,把每段唱腔都耳熟能详,甚至锣鼓家伙都信口拈来,能跟着打拍哼唱,才愈发可以感受到它的美,愈发可以分辩每一位京剧大师演绎的艺术之美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