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从卫所到帝国 > 第六十八章 征兵(一)

第六十八章 征兵(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把门打开。”

随着同知大人一声令下,仓场副使指挥手下老军打开了库房。

“武仓下设甲、乙、丙、丁四个分库,这是甲字库,专门存放兵器。”

副使向赵安二人介绍道。

赵安是武库的老顾客,对此熟悉得很,但蔡同知似乎是一无所知,每样都觉得很新奇。

也得益于赵大人常来照顾生意,否则进门吃一嘴灰是少不了的。

“为何库内兵器如此稀少?”

蔡同知看着空旷的仓房,有些愣住。

“这……”

副使偷偷看了眼赵安,吞吞吐吐,半天说不出话。

蔡同知随手拾起一把腰刀。

刀身已是锈迹斑斑,刀刃上更是有着数个缺口。

别说砍人,只怕劈瓜都费劲。

“这就是我定辽右卫的武备?”

蔡同知气极反笑。

“出卖军器,中饱私囊,一间武库养肥多少老鼠!”

但仓场诸事历来都是由指挥使亲自掌管,蔡同知也只能发发牢骚。

看着同知大人大发雷霆,仓场副使表面唯唯诺诺,内心实际不以为然。

卫里有牵扯到这项杀头生意的人可不在少数,大到前任指挥使李威,大炮都能卖;小到看门老卒王老头,时不时的也会从库里拎把刀回去切菜。

再谈下家,就是如今站在你身旁的那位。

凤凰城里流传着这么句话:

流水的指挥使,铁打的赵百户。

一年里定辽右卫光是指挥使就换了三个,而赵百户却连升几级。

有人说赵百户背后有人,八成下一任指挥使就是由赵大人来做。

这么一个在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在民间也颇有威望的人物,别说你只是个同知,就是指挥使也得掂量掂量。

“库中所剩兵甲,一律整理成册,明日午时前必须送到衙门。”

看过第一间库房的磕碜样,其他几个估计也好不到哪去,已经没有查验的必要,大家伙的遮羞布还是别动为好。

“是,小的遵命。”

副使神色恭敬,目送二人离去。

蔡、赵二人回到衙门后。

“军器不齐,如何练兵?”

蔡同知刚进门就发起牢骚,气冲冲地拍打桌子。

“无妨,我安奠还有一批库存的火器,可供应急。现如今只需备好战袄、粮草即可。”

“这些我来想办法。”

二人一拍即合,一个时辰后无数公函被送往指挥使家,紧接着又被衙门吏员送往各地。

“镇江还有要务,赵某先行告辞。”

月上枝头,一行人抵达安奠。

“去看看。”

赵安正要回营睡觉,余光却督见衙门依旧亮着灯。

“谁还在衙门里?”

“回大人,是兵房的徐主事。”

守门士卒回道。

进了大门,果然是兵房亮着灯。

“云台,何事叫你如此操劳。”

赵安笑着推开房门。

“大人,你可算回来了,这是三爷来信。”

接过信纸,赵安快速扫视着。

“绫阳君登位,欲于八道募集青壮三千,设守御厅,以卫汉城兼备女真。重练兼司仆,拱卫王室。新卒皆由天将操练,便会抵达镇江,练兵之地就在平安道的铁山郡。”

“想不到这小子也会替我打探消息,有长进。”

虽然昨天獐营的探子便将此事告知自己,但弟弟有些长进,赵安还是有些欣慰的。

当然这也有自己这个兄长的功劳内,若不是自己将他发配……不……调派到义州锻炼,又怎么会进步呢。

“三爷还托我出面跟您讨要些甲胄。”

徐文龙笑道。

“哦?”

“大人让他在义州剿匪,这才一个月,编练些难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