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打搅南宋 > 第八十六章 弃婴与教育问题

第八十六章 弃婴与教育问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诵回城的路上,忽然听到路边荒草堆里有个声音,从声音上判断像是个人,于是推了推边上的李怀恩:“怀恩,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没有?”

李怀恩立马拉了拉缰绳,马车停了下来,竖起耳朵听着,只见他立道:“气息有些微弱,好像是小孩子的哭声!”

赵诵立即从车上跳了下去。

后头的牙人赶着车子,见赵诵的车马忽然停了下来,忙催道:“小官人,你们怎么停下来了?”

“抱歉,那里有人。”

随即赵诵立即让身后的牙人将车子也停了下来。

赵诵与李怀恩寻声而去,只见在路边荒草堆里有一个破布包袱。

此刻那破布包袱包袱却在蠕动,过去一瞧,见到是一个男婴。

男婴嘴唇青紫,面色苍白,呼吸很短。

想必方才是饿久了才哭了起来,只是眼下声音有些微弱。

赵诵心切道:“再这么下去估计凶多吉少了。”

二人再左右一看,四周没有人眼,只有一望平川的稻谷地,又问了附近耕地除草的农夫。

农夫抬起头,吃了一惊,看了孩子半眼后摇摇头,“这应是城东张家寡妇家的孩子,不过那寡妇昨晚上就死在了村口的大槐树下,真是可怜......唉,要不是你们碰上了,那孩子就没命了。”

赵诵、李怀恩同时道:“她家还有人么?”

农夫拎起锄头,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都死了,那一家子是北方逃荒来的,丈夫死在了鞑子手下,公公婆婆来这里就病死了,只剩下张王氏,如今就剩这孩子了......”

赵诵看农夫的眼神与语调,气不打一处来:“既然你等知情,为何不出手施救?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去死?这可是一条人命!你不怕遭报应么?”

农夫听了赵诵的话,十分生气立即要举着锄头砸人,不过见到赵诵卷起袖口露出拳头,边上的李怀恩瞪着他,他有些心惊肉跳。

农夫道:“一看你就是个书生人家,我家以前扔过一个女娃,后来回去再找的时候,只剩肉了,肠子都被野狼叼走了,这种事情有什么好奇怪的,村里年年都有......生下来养不活还不如丢了省事呢!”

“你还是人么?”赵诵听了那农夫的话面色震怒,很想冲上去揍他一顿。

李怀恩立即拉住赵诵的衣袖,“少主,这普通人家生子不举,那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而且朝廷虽设了举子仓,却也无能为力,这样的习俗在两浙路这里很是常见!”

赵诵止住了打人的冲动,那农夫见此情景立马扔下锄头,也不管那地里的秧苗了,飞也似地落荒而逃。

等他跑了三四里地回头一看才摸了摸起伏不定的胸口:“方才真是吓死我了,那衙内简直怪人一个.......还好老子跑得快......要不然命都丢了!”

此刻赵诵抱起襁褓中的孩子,与李怀恩二人立即去了马车上。

孩子哭的很闹,赵诵看了看二人都是大老爷们,没有奶水,这下子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是好。

正此时这后头的牙人刘一二、刘四五围了上来,原本想要催赵诵二人继续驾车,却没想到一会儿功夫见到赵诵怀里抱着孩子。

这一问才知道是弃婴,二人倒是司空见惯。

两浙路、福建路和荆州这边生子不举这种习俗还是常有的,或是家贫无力养活,或是因为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这一缘故。

牙人刘一二、刘四五对于赵诵的救了这婴儿一命,还是很有感触的。

二人信佛,佛家所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于是就道:“前面就有一个村,那里应该有人家。”

赵诵立即让李怀恩催赶马车,在路上好不容易找了一个村妇,付了些钱后,村妇喂了孩子几口奶水后,孩子才慢慢缓了过来,然后一车人往临安城东而去。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