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打搅南宋 > 第210章年号正统

第210章年号正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正在这个时候,殿外的禁军将领忽然在没有得到传召的情况下进了大庆殿,然后佩戴刀剑入殿。

吴潜扭头看去,看到了这个武人,这人面生的很,然后吴潜眼色又朝殿上的赵昀看去。

赵昀的面色不是很好,有些晦暗。

吴潜知道他猜的没错,皇帝现在就是个傀儡,而赵竑却满面红光,谨慎抖擞。

吴潜亲眼见过史弥远独相时期独霸朝纲的威力,当年四木三凶依附其左右,为虎作伥,为所欲为,而史弥远可谓是权奸,不过却得善终,实在是匪夷所思。

再者当年史弥远擅自废立皇帝,朝臣也是在背后有所诟病。

想起始末,吴潜朝着赵昀看去,因为史弥远当年扶立的便是当今皇帝赵昀。

赵昀面上的威严荡然无存,感觉此刻就好像轻飘飘地贴在龙椅上一样,内心紧张。

“左相可有疑问?”贾似道见到吴潜一脸深思熟虑的样子,故而问道。

吴潜略是深意地看了一眼贾似道,想到了昔日史弥远独掌朝政的状况。

又想到史弥远死后,蒙古约大宋联兵夹击金国,朝臣一致认为应当借机光复故都汴京,而他上疏劝告赵昀不可轻易用事,指出金人一旦灭亡,北方将直接面临蒙古,唇亡齿寒,暂先与金国议和,背后严防戒备,随时准备作战,然而朝廷却不予采纳。吴潜总归还是有些失望的。

只是可惜,那时候由于之前的直言上谏,得罪了当时的丞相郑清之,不久之后吴潜反而遭贬,心中萌生退隐的念头,五次上书请辞,都未能得到允许。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建议是正确的。端平入洛的失败,给了蒙古人趁机南下的借口,自此两国的战事正式打响。

......

如今蒙哥正率蒙古人猛攻蜀地,大半个蜀地都被蒙古人拿下了,蜀地岌岌可危。

大宋的战事糜烂,甚至危及到了荆襄一带的防线,而大宋若想西进就要率水军溯流而上,只是在大江之上,蒙古人也在截道,还有西南的兀良合台率军从南方攻入大宋的国境,已经绕过吕文德军,北上而攻。

正在思考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吴潜扭头一看正是自己的同僚,同属于清流一派的人物,平日里不显山露水,但在关键时刻却是不卑不亢,坚持自己的正理。此时正道:“敢问世子殿下,今日入殿怎么衣着不得体,似乎有碍君瞻,世子这是失礼。”

吴潜听着的时候注意力放到了赵诵的身上,看到赵诵皂靴上的泥土,忽然间对其印象大打折扣,这济王世子怎么这么不修边幅,如今可是在朝堂之上。

却听到赵诵道:“如今春耕,我商号旗下的佃户都要种粮,今天一早我出城去挨家挨户发种子,差点就回不来,回来之后见到内侍催促进宫,来不及换,这才着了这鞋子入宫。”

那官员听罢后神色才稍微好了些。

此时吴潜想着若是济王上位,那可能也不是一件坏事,国有正统,才是王道,更何况还有宁宗皇帝的遗诏。

于是道:“既然有先帝遗诏,那就按照先帝遗诏来说。”见到吴潜没有异论,赵昀很是失望。

吴潜一党听吴潜这么说,也就不多言了。

随即在贾似道的拱手之下,臣子们都朝着赵昀朝拜。

“臣谨遵陛下旨意。”

赵昀知道他大势已去,神情落寞,就再也掀不起风浪了。

赵竑按照剧本道:“济皇兄,朕要将皇位还给你!”

赵竑也推辞道:“陛下不可啊,陛下当得好好的,何至于此?”

一连三遍之后,赵竑才拱手接受。

在朝臣的朝拜之后,赵昀落寞离场,朝着大庆殿外走去。

......

二月初一日,大庆殿殿外。

今天的登基大典一切从简。

只见赵竑穿着宋朝特有的大礼服,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