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打搅南宋 > 第366章高筑城、广积粮、缓北伐

第366章高筑城、广积粮、缓北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竑这几日也懒得去见刘秉忠他们,将之晾在一头,大宋朝廷现在要处理的国政有不少,战争一毕,最要紧的就是快速恢复生产,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虽然眼下鄂州恢复的还算不错,但也仅仅是开头而已,大宋国内其他地方的情况还是非常糟糕,天灾人祸不断,还要受到外敌的入侵,一片惨淡,赵竑眉头紧皱的正在翻阅各地上奏的奏折,总的来说今年的情况还不是很好。

两淮之地这次战争受到的创伤最小,因为赵诵迁移了不少两淮之地的百姓,还有北方益都李璮的配合。

西面,川蜀那边收复失地最多,但人口却减了七成,那边迁移人口、恢复生产是最迫在眉睫的。

南方去静江府就任的李曾伯今日上午的时候遣快马来奏,向朝廷上奏削减两广当地今年的赋税,赵竑感叹两广虽平定,好在兀良合台一部从内部瓦解了,大理这时候又趁着蒙古国战败,高泰和集结国内的旧势力扶立大理段氏后人又重新复国了。

但兀良合台纵横南方大半个省份的破坏力还是挺大的,南方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受到了重创,需要几年才能恢复过来。

赵竑拿不定主意,毕竟此事干系重大,朝廷还需要赋税去应付各地,于是左思右想之后,便唤来赵诵、吴潜、贾似道等人来议论此事。

众人各抒已见,言陈削减税收的利弊,最后才达成一致,削减了两广至少一半的赋税,降低一些品项的税率,在两广又增设市舶司,收取商业税。

“陛下不必着急,根据风声来的消息,北方的情况也不是很好,现在忽必烈等人差不多到汴梁了。”

赵竑若有所思,喃喃道:“汴梁,汴梁,当年可是我朝国都,如今却在敌国手中,我们要何时北伐收复中原宋室。”

赵诵道:“陛下不必着急,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高筑城、广积粮、缓北伐!”

吴潜拍手道:“好个高筑城、广积粮、缓北伐!”

……

此时北方忽必烈等人已过了汝州,朝北而去,一路上还是见到有不少饥民的,今年各地的粮食产量还是不行,各地的汉世侯虽然臣服大蒙古国,但暗中私养的兵力还是不少,其中最让忽必烈头疼的就是李璮。

李璮坐拥益都,麾下蓄了不少的私军,又将海州据为已有,纳入麾下,在海州又开了榷场,宋蒙榷场的地下收益都入了他的私囊之中,并且还有

岳父兼军事王文统的倾囊相助,一时间兵强马壮、风光无两。

忽必烈甚至懒得怀疑,直接肯定李璮私下定与宋国有染,否则李璮早就出兵攻占两淮之地了。

如李璮这样的汉世侯还有不少,但像李璮这么明目张胆,十分放肆的还真的少见。

让忽必烈生气的是李璮虽如此行径,却没有反。

忽必烈也找不到李璮的茬。

于是问边上的阿合马,阿合马见忽必烈问他,便知道忽必烈担心的是什么。

“殿下,李璮必反,但现在却没有反,可能是在等待时机!”

忽必烈觉得阿合马说的有道理,虽然阿合马现不过是一个奴仆,但还是有些才干的。

“你认为的时机是在什么时候?”

“等王廷那些人与宗王战成一团的时候,那时候李璮就会出兵。”

忽必烈点点头,“好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我还是低估了李璮,此贼若反,北地还真的腾不出手来对付宋国,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南下了。”

“所以现在殿下要赶紧登基称帝。”

忽必烈苦笑起来:“你以为称帝这么容易?现在北地的人都知道我是司马昭之心。”

“话虽这么说,可殿下天命所归,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将来必能一统天下,创立万世基业!”

忽必烈闻言大笑起来:“如你所愿,阿哈马,但现在我们要先去燕京城,再到我的封地开平去,召集我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