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打搅南宋 > 第441章忽必烈建制、 阿里不哥称汗

第441章忽必烈建制、 阿里不哥称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蒙古国皇帝万岁,大蒙古帝国大汗万岁!”

忽必烈在众人的拥护下登基。

……

九月十五日,忽必烈正式在开平城,宣布建元“中统”,发布发布《中统建元诏》。

“祖宗以神武定四方,淳德御群下。朝廷草创,未遑润色之文;政事变通,渐有纲维之目。朕获缵旧服,载扩丕图,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道。可自庚申年九月十五日,建元为中统元年。惟即位体元之始,必立经陈纪为先。故内立都省,以总宏纲;外设总司,以平庶政。仍以兴利除害之事、补偏救弊之方,随诏以颂。於戏!秉箓握枢,必因时而建号;施仁发政,期与物以更新。敷宣恳恻之辞,表着忧劳之意。凡在臣庶,体予至怀。”

时年中统元年。

登基之后,忽必烈驻跸开平城,仰望和林的位置。

远处的金莲川上开满了金莲花,如同金色的海洋,绵延开平百里,不过今年的金莲花开的时间特别长。

许衡、姚枢、张文谦、赵璧、王鄂等人在身边,同样看着北方,开平城王旗变幻,如今升级为皇旗,这一天他们等到了!

许衡望着边上的忽必烈:“如今和林已被阿里不哥僭越,陛下要攻打和林么?”

忽必烈若有所思道:“今年怕是不可能了,北方天气渐冷,马上和林那边就要下雪了,要等也要明年了。”

姚枢分析之后道:“宗王率先称汗,就已领先一步,阿里不哥即便知道了,也无能为力,到时候必派兵南下!到时候陛下就以阿里不哥反叛为由,发兵北上,夺取和林!”

“妙哉!”忽必烈对姚枢高看了一眼,姚枢这话说的没错,到时候他可以此讨伐阿里不哥。

自从刘秉忠他们投降宋人之后,姚枢就被忽必烈寄予了厚望,成为掌管汉地官吏最高的官员了。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巩固汉地、操练兵马,再率兵马北上,夺取都城和林!”

王鄂对忽必烈说:“前方应如此,但如今百废俱兴,陛下应在诏令各汉地,开屯田、建仓廪、立学校,选拔有才之人居于中央!”

忽必烈虽然憧憬,不过大事小事一大堆,他关心的还是夺取北方和林,至于中原汉地的建设则交给这些汉地幕僚了。

忽必烈对金莲川幕僚道:“汉地就交给你们了,该怎么做,你们说说吧。”

姚枢对忽必烈道:“汗王应该采用中原官制,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忽必烈想了想也对,蒙古的那一套落后的行政方式不适合统治汉地,他觉得姚枢说的对,于是就采纳了对方的建议。

忽必烈拱手对姚枢道:“如何设置还要劳烦先生了!”

在姚枢的建议下,忽必烈开始采用中原官制,设中书省,设官沿袭金尚书省之制,长官中书令由皇太子兼任,未立皇太子时则缺。实际长官为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或仅置右丞相,总领省事,统率百司。平章政事四员为丞相之副贰: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两员,为执政官,统称为宰执。又置参议中书省事四员,掌左司、右司文牍,参决军国重事。左司、右司,各置郎中、员外郎、都事等官。中书省领六部(左三部:吏、户、礼;右三部:兵、刑、工)。

虽有了这一套制度,但忽必烈麾下还是少人,主要是刘秉忠他们太优秀了,让他金莲川幕府实力受损了大半。

这段时间姚枢等人开始给忽必烈物色中书省的人选。

姚枢认为:“山东的王文统素有贤名,可入中书省。”

忽必烈听罢道:“我在即位之初,在各地访求才智之士,听说过他的名字,此人是李璮的岳父,如今供职其下,此人若到中书省,是否会为我驱使?”

“王文统有才,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