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打搅南宋 > 第597章蒙古出使燕京

第597章蒙古出使燕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开平,仇府。

烛火背后有两道人影映照在屏风上。

一个瘦削,一个挺拔。

然后有声音传来,只听挺拔身影道:“先生,阿合马的死我不太明白,为何?”

瘦削之人道:“阿合马贪得无厌,迟早会坏了陛下的大事,所以我提前就除掉了他,眼下忽必烈要与我大宋结交,所以我更要除掉阿合马。”

瘦削之人正是仇荣。

“嗯。”

“你去将情报传递给燕京所部,就说阿合马已经被我除掉了,让上头放心,我会继续待在忽必烈的身侧,让他永远也不会察觉的。”

“是。”

......

燕京城,广寒殿内赵诵收到开平的信函,对刘秉忠道:“阿合马死了也好,迟早忽必烈会发现的,这次你们只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你让开平的人盯着,忽必烈多疑,此事还是要做的滴水不漏,切莫让敌人发觉。”

“原来陛下在忽必烈的身边还有这等棋子?”

“是啊,阿合马虽暗中与我大宋交好,但毕竟也投靠忽必烈,如此两方讨好之人,实在不放心,所以才让仇荣待在忽必烈的身侧作为参谋。”

刘秉忠点点头,如今大宋的密探情报工作做的还是不错的,在大宋收复中原以及在漠北漠南一战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接着赵诵与刘秉忠谈及另外一件事情。

刘秉忠问:“陛下要与忽必烈结交?”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再说忽必烈与我结交,并不是真心实意,只是想换的生存的时间,毕竟眼下蒙古分裂对他来说并不好,不过我大宋却乐于这种现状,只有敌人的力量被削弱了,才有利我大宋的发展。”

刘秉忠想起往事道:“实际上当年忽必烈也曾想要和我大宋交好,忽必烈那时候为了王位,就必须先争取王位,等过了十年的样子再发动战争南下。只是现在忽必烈的身边再也没有臣这样的谋臣了,所以才一步一步走向败亡!”

赵诵点点头:“当年幸好刘先生能不记国仇,投效我大宋,助我大宋一臂之力!”说完赵诵深深朝刘秉忠拜了拜。

刘秉忠立马劝阻:“陛下切莫如此,如此大礼实在让我折煞。”

“刘先生为我大宋子民谋福祉,为天下百姓而奔走,这礼受的起!”

刘秉忠看到皇帝如此,心里有些苦尽甘来的滋味,当年投效赵诵,也是明智之举。

此时君臣二人出了广寒殿,在夜色中俯视山下的景况。

夜色中,远处灯火闪烁动人。

此时的燕京一片欣欣向荣,万家灯火。

人口的涌入让这座古老的城池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眼下在燕京已经有一百万人口了。

其中有来自大宋各地的百姓,还有来自其他海外诸国的。

不过,人口的快速涌入让旧的金中都臃肿不堪。

所以新城的营建迫在眉睫,赵诵也期待新城池快些修好。

......很快,燕京新城修建工程终于进入了收尾阶段。

在历朝历代建筑修建中,新燕京的修建工程开展的速度很快,完结的也很快,而且采用了历朝历代从未有的施工模式,可谓是开创了一代壮举。

赵诵下令将燕京改为北京,正式成为大宋的北京城。

北京则为顺天府所在之地。

过了一段日子,忽必烈终于派出了蒙古使臣王阿泰,携带了一些重礼,包括牛羊马匹铁器等物,其中还有一个黑漆漆的木匣子,里面敛放了阿合马的头颅。

王阿泰上百人的队伍从居庸关进来之后,一路南下,很快就到了燕京城城北。

城外的田地阡陌纵深都种植了满满当当的庄稼。

王阿泰估计这样的田地至少可以养活几十万的百姓。

只是没想到宋国的开荒种植程度居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