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等待下一季晴天 > 第九十一节:火柴盒

第九十一节:火柴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语言素材、民间传说,还力所能及的做一切能帮助老乡的事。

嘎青寨原来有一种果柑,个头小,富含维c,降低胆固醇,清肺去火,有止痰止咳的功效,而且易于储存,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作用,但是因为味道苦涩,不具备良好的经济价值。

蒲教授来之后,找到西南林学院研究果树的老朋友郭教授,经过郭教授团队的多次试验研究,将这种果柑和杭州唐栖琵琶嫁接,结出的果实保留里原来的药用性质,味道变得甘甜又带有枇杷清香,口感非常好。

蒲教授和郭教授共同商议,将果实命名为枇杷柑。枇杷柑在政府的帮助下,在嘎青大面积种植推广。

蒲教授引以为傲,又开始为枇杷柑的推广集思广益,近期在朋友圈发的图片都是枇杷柑的种种。

除了枇杷柑,蒲教授也发嘎青的其他农产品,比如茶叶。

嘎青寨有大片的茶林,林中有千年古茶树,当地村民都是古法手工制作普洱茶,手工手法让生普自然提香的,口感特别好,还不会牺牲掉茶越沉越醇的特性,是难得的好茶。

嘎青寨原来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这里的农产品常年积压,能运出去的也是二道贩子赚了钱,农民们辛苦栽培,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

近年来各地扶贫,嘎青寨在政府的帮助下,公路通了,各级机关开始想办法打开农产品的销路,帮助村民们致富,也将更多优质的农产品推向外面的市场。

乔燃偶尔看到蒲教授的朋友圈信息,就积极给蒲教授点赞,觉得蒲教授做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蒲教授的朋友圈还非常有文采,多为名言佳句:

用宋朝周邦彦的《少年游》配图新采撷的枇杷柑,美中不足的是图片不是高清: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间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有时候是蒲教授自己的篡改的诗词混搭,宜古宜今。

乔燃觉得非常有意思,很涨知识,偶尔还觉得蒲教授的朋友圈文字跟alice的诗词混搭有得一拼: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嘎青柑与唐栖枇杷嫁接为枇杷柑,此果最清甜,愿君多采撷!

乔燃有天在片场休息,觉得有点上火,心血来潮问蒲教授枇杷柑能不能快递,蒲教授回复说很多果农都有网店邮寄没问题。

乔燃说要定两箱,蒲教授很高兴,说自己送2箱给乔燃,也请乔燃帮忙宣传,看能不能帮忙多销售。

乔燃给了蒲教授bj的地址,说为了跟女朋友在一起,自己现在在bj实习。

乔燃现在才感觉到,一句谎话要用一百句谎话来圆,但是也没办法了。

蒲教授给乔燃寄来2箱,老禾取了快递后给乔燃带了一些到剧组,又给季晴送了一些。

乔燃和季晴吃了都觉得味道很好,果肉细腻,甜里微酸,有枇杷的清香,又看蒲教授的介绍又那么多的功效,都非常喜欢。

乔燃就定了50箱,10箱给父母送亲戚,40箱给自己的工作人员和朋友分发,同时也送了路萧、周洲、刘韬、吕毅力、顾悠等朋友,连赵荻老师刘教授都有,因为季晴,乔燃也自然的把刘教授赵荻老师当成了自己的长辈。

等季晴明白过来,她身边的人都让乔燃给送了,埋怨了一番,乔燃说:“我送不就等于你送了吗?”

季晴开心又害羞:“刘教授估计想不明白为什么你会送他枇杷柑吧?仅仅是在“time”一面之缘而已。”

“我送的是赵荻老师,她说她现在是骨灰级“火柴”,我当然要送了……”乔燃得意的说。

乔燃还有小心思,嘎青的枇杷柑确实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除了送给亲朋好友,也请好朋友们宣传,帮助云南的老乡销售。

路萧当仁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