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嫡策 > 第七十七章 蛛丝(中)

第七十七章 蛛丝(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男方年纪大些也没关系,重要的是门第,毕竟你妹妹也是将近三十的人了...”

身价高贵、面容俊雅、风度翩翩,年纪大些也没关系,门第还要高。

他整个大周看下来,也就只有临安侯贺琰符合这些条件了,可他的发妻死得不明不白,他哪里放心将自己胞妹嫁给那种人,便打了几个哈哈过去了。

“朕也派了人偷偷地去找贺家大郎,少年郎就算是鲁莽了些,一颗赤子之心却叫人喜欢。”这个年近四十的,喜怒不形于色的皇帝是既在对方皇后说,也在安抚行昭。

皇帝周衡原先是先帝的第五子,非嫡非长,却问鼎天极,这与他有个独宠专房的母亲不无关系,也与他自身的镇定和在先帝面前表现出来的和睦与大度,关系更大。

行昭面露感激,泪盈于睫。

小娘子瘪了瘪嘴,忍着不哭出声,却还是垂下头来,带着更咽道:“阿妩谢过皇上大恩!”

后宫安静似水,方皇后在不经意间的解禁,似乎除了顾太后颇有微词,连小产后的惠妃都重新变得低眉顺目,日日随着妃嫔过来问安行礼,方皇后看见她跟没看见似的,时不时敲打几句,倒把惠妃气得说不出话来。

前方西北接连传来战报,或说梁平恭击溃鞑子主力,或说秦伯龄镇守川西,打退鞑靼的突袭,形势一片大好。

朝堂上自然也跟着出现了两种声音,以内阁陈显陈阁老为主的主战派,另以户部右侍郎黎令清为主的主和派。

一个态度强硬,“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衰我盈,故克之!”,这是陈阁老的话头。

一个只哭穷,论陈阁老怎么说,黎令清只管抄着袖子说四个字“国库没钱”。

再加上那个原先在朝堂落地柱上一撞再成名的冯安东将养了这么些日子,又生龙活虎地回到了朝堂上,终日上书的上书、跪在仪元殿前头的跪着不起来,吵得纷扰不休,本来是敌人节节败退的好事情,却将皇帝扰得焦头烂额。

与此同时,青巷里的临安侯贺琰似乎也将火气挂在了脸上。

“方福都已经死了!你就多等等些日子不可以吗?十年都等不过来了,九十九步都走了,就差了那一步,就沉不住气了?”贺琰沉着脸,看着眼前这个穿着一袭石榴红青澜纹镶边的贵妇,又觉得自己的语气硬了些,轻咳了几声,又道:“贺家最近可真算是后院起火,一把火烧得西郊看见了,皇后看见了,连皇上也看见了!你自个儿想,皇上几时在朝堂上撒过我的脸面?如今却明晃晃地拿话儿打我的脸!”

应邑轻哼一声,扯过裙摆,往侧扭身,见贺琰没来哄她,到底忍不住,眼里瞧着紧紧闭上的门,谁家两口子说话还要避开人,关着门的啊!心里更觉得闷得慌,语气里不由带了怨怼:“谁让两件事凑得这么巧?正头夫人死了,她女儿的院子就烧了起来,话本子里也没带这么演的!我看啊,是那小娘子在给你们下套!”

贺琰素来对行昭宽纵,逼杀方福时虽是不留情面,可对她留下的这个女儿倒还多有牵挂。

听应邑这么说,心里不免不高兴起来,手端起茶盅来,啜了两口,又想起还搁在暗格里头的那几封信,也不欲与应邑再起争端,索性拿话岔开。

“令清主和,是在拆梁平恭的台子。我也不是没劝过他,可惜一劝,他便气呼呼地拿出一摞账册来让我自己算。”贺琰轻笑一声,将茶盅轻搁在案上,他并不习惯在女人面前探讨国事,可更不想让应邑言辞犀利地逼他快点嫁娶,“国库不宽裕,年前又逢上灾年,眼看着可以拿着西北的战胜刮鞑子一层油下来,等兵强马壮的时候再一举克之,皇上怕难保没打这个主意,可惜放不下颜面。”

应邑哪里不晓得贺琰的本意,嘟囔几句,终究转过身来,对着贺琰:“皇上打没打这个主意,我是不知道的。可我知道若是早早求和,那就意味着西北的战事停了,梁平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