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嫡策 > 第两百六七章 江南(下)

第两百六七章 江南(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压压地跪了一片。

前三行内,黎令清直挺挺地立着,被身旁之人拉扯了衣角,却反倒将手一甩,站得更直了些,旁人要跪直管跪,反正他不赞成六皇子下江南去!下去了谁还知道能不能有命回来啊!老六是他看着长大的,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被陈显一哄不明不白地涉入险境,万一出事儿,他上哪儿后悔去!

罗阁老也没跪,二皇子眼神向下四周瞅了瞅,又眯着眼琢磨了半晌,直觉告诉他老六下江南是门苦差事——没见着上回差点儿溺死了吗!

可这话儿又不能堂堂正正地宣之于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皇帝要臣子去填坑送死,下头人吭了一声都算是忤逆!

二皇子梗着脖子,憋着口气儿,也不跪。

皇帝久未见这样大的阵势,心头猛然发憷,陈显这是做什么...陈显...是在逼他答应?

皇帝没来由的心头不畅,可又说不清到底是因为什么不舒服,陈显的态度?不,不是,陈显的态度一向很恭谨很谦卑,你看,如今他不也是跪在地上启奏吗?难道是陈显的提议?不,也不是,既然老六最先熟悉江南琐事,那这件事交给老六去办最好不过,这是对的,是正确的抉择。

皇帝眼神向下瞅,只能瞅见几十个黑黢黢的脑顶毛,哦,零零星星还站着几个人。

“老六...你不想去...?”

皇帝声音沙哑,问得很奇怪。

圣命难违,哪有想去不想去之说。

带了些迟疑的问句一出,陈显当即隐秘地勾起笑意,六皇子如今是想去也得去,不想去也得去,国之大事,六皇子身为皇裔当仁不让,此为理。百官相求,声声泣诉,此为情。情理俱全,大庭广众之下,六皇子根本找不出合适的理由。

家中尚有幼子?呸,国事重要还是家事重要?男人岂能被后院拘住了脚步,若六皇子敢说出这番话来,不用他费尽周折,直接就废了。

旧事在前,怕往江南去再遇不测?男人怎可说出如此贪生怕死之话,这话更是乱泼脏水,攀诬构陷。

朝中尚有圣贤珠玉在前?可十来年的账目都是由六皇子一一清查的,他都不去谁去?

可惜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陈显这才发现自己最开始定下的谋略也太迂回了些,敲边鼓虽有效,可效用却不大,直捣黄龙,攻其不备才是正道理,这还是方桓打他那一拳教会他的。

只要老六没了,他顺顺当当地扶着人上位,他手里头攥着九城营卫司,二皇子和女婿周平宁皆在兵部,手里头攥着直隶兵部下的机变人马,便牢牢地盘踞在了定京及中原一带。方家军西北军再牛,还能里应外合,破开皇城,起兵谋反不成!?

被人推向悬崖不可怕,可怕的是亲眷们尚在懵里懵懂,冷眼旁观,且助纣为虐。

六皇子如今很想伤春悲秋一把,可时光容不得他再议它事,一把撩袍随大流单膝下跪,说得很有条理,“父皇信重儿臣,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望。可兹事体大,江南官场如淤泥沉疴,儿臣年弱见识短少,实在难以一人之力担以大任。儿臣颜面事小,大周天家丢了体面,才会惹得千古笑话!”

“那你当如何?”

老六说得也有道理,皇帝脑子慢慢糊起来,轻声发问。

六皇子头埋得愈低,话头顿一顿,再言:“儿臣恳请父皇,遣任得用朝臣与儿臣同行。众人拾柴火焰高,儿臣一人之力难撼几近十余载之腐朽巨树,可再加上一个人呢?再加上两个人呢?我大周人才济济,多有卓尔不群之能人,出谋划策也好,计算缜密也罢,都是能挑得出的。”

六皇子说得头头是道。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连水泊梁山那些个英雄好汉们,都要凑成一百零八个才能有底气儿。

皇帝迷迷糊糊地跟着点点头,老六要点几个心腹之人跟着他下江南也能理解啊,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