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 > 第五十七章 蒋维平老先生

第五十七章 蒋维平老先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验方剂共300余种,大大缓解了部队与群众的用药困难。

经过20多个日日夜夜的紧张劳动、煎熬沉淀、配制试验,终于制出了麻黄丸、疟疾丸、疥疮膏、拔毒青、治腐青等40多种应急药品。

后来蒋维平随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开进南泥湾,当时的南泥湾举目望去就是一片荒凉。

蒋维平主动请缨,要求改行和大家一起上山开荒种地,王旅长答应他的请求,并让他出任七一九团农场场长兼制药厂厂长。

在蒋维平的带领下,全团不到一年的生产,不仅实现了全场人员的衣食自给,还为全团解决了3000多套棉衣,并上交旅里一部分产品。

靠着自己的努力,蒋维平和战友们愣是把一个昔日荒凉的九龙泉改造成了环境优美的花果山,蒋维平因成绩突出,年终被评选为三五九旅劳动英雄。蒋维平老先生是55年授衔时最为年长的一位,此时的他已经77岁高龄了,还留着胡须,在听到需要将他的胡须剃掉时,蒋维平老先生表示很为难,他不想要剃掉胡须。

教员听闻了此事,他知道蒋维平的事迹,而且也知道他已经77岁高龄,于是特批可以保留胡须。

周维汉算算时间,跟赵刚说道:“老赵,走,咱俩去炊事班瞧瞧,原先咱两总去老先生家去蹭吃蹭喝,这回到了咱们地盘了,咱们得好好招待一下。”

“你还说呢,当初还不是你总撺掇我去,周维汉,你说你当时脸皮怎么那么厚啊”赵刚想起了当时的情形,不由得笑着说道。

“咱现在也脸皮厚,再说了,你当时也没少吃。”周维汉回应道。

到了炊事班,炊事班长老吴正忙活着。

“老吴啊,今天团部有贵客要来,整两硬菜,炖烂糊点,老先生牙口不好,今天到你展示的时候了。”周维汉对着老吴说道。

“团长,你就瞧好吧,正好李大本事刚弄了点好东西回来。”老吴满口答应到。

“老赵,你和面,我打个卤子,咱们整个炸酱面给老先生尝尝。”

等周维汉忙活完,董江也回来了:“团长,政委,蒋老先生在团部等着呢”

“来,董江,搭把手,把菜端过去。”

等周维汉等人走到团部,蒋老先生正站在大门口。

此时的老先生已经六十二岁,在战争年代已经称得上高龄了。

尽管已经满头白色,长长的白胡子,脸色还是那么红润,精神矍铄。

“老先生,时隔五年未见,您老人家身体还是这么硬朗啊”赵刚几步上前握住老先生的手。

“我身体好着呢,现在浑身都是干劲,你们俩现在还在一块呢?”老先生中气十足的说道。

“对,我们俩现在还是搭档,他是团长,我是政委。”赵刚笑着说道。

周维汉在后面看着两人说着,笑着,眼圈突然一红,低下了头。

那段时间里,周维汉是最快乐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游行,去做抗日宣讲,那个时候的他还是单纯的,一门心思的宣传抗日救国,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他应该都结婚生子了,也许会成为一个老师,教书育人。

现在的他手上沾染了不知道多少血腥,战争让他变得粗俗,曾经的那个自己早不知道哪去了,但唯一不变的还是那颗爱国的心。

两人觉察出周维汉的异样,老先生拍着周维汉肩膀说道:“周小子,多大的人了,都当团长了咋还掉金疙瘩呢?”

“没事,都他娘的怨小鬼子,走,咱们进屋。”

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知道曾经熟悉的人还能再见面是多么的不容易。

三人进了屋,坐在炕上。

“我在总部听说有一个叫周维汉的团长找我,我一想没准是你,我就来了”老先生说道。

“当年你们走后我还去燕大找过你们,学校的人告诉我,周小子参加了29军学兵团,赵小子下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