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时代的中华梦 > 第479章 军火贸易-下

第479章 军火贸易-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凭借和英法美德奥几国武器相差不大的性能,还有易于维护保养,对泥水沙石横飞四射的战场较低的故障率,华夏的军火在开战后短短一个月内出售了二十七万支步枪,已经交付十一万支。

轻重机枪、半自动步枪、迫击炮以及手榴弹,也大量的出售,就连原本华夏试探性出售的火炮也绽放了光彩。

尤其是火炮,华夏的火炮主要作战是面对北方的沙俄和国内沿海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宁愿牺牲射程和威力,重视机动性和炮身结构。

在初期双方傻不愣登的炮战中,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奥斯曼都损失惨重,唯独是和华夏有着丰富劣势作战的沙俄采用不怎么熟练的机动炮兵阵地,建立了不小的战功。

在德国咨询华夏的老对手华夏在德国和奥斯曼、保加利亚的武官兵邀请到前线观察,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在华夏大使馆的武官建议下,也开始机动炮兵作战。

比起之前布置炮兵阵地、校准、开炮、被敌方火炮反击摧毁阵地、重新布置的死循环不同。

机动炮兵阵地以突然的爆发之后利用等待炮管冷却的时间进行转移,减少了被敌方榴弹炮摧毁的概率和风险。

这也让华夏火炮的设计理念被人关注,哪怕是韦珣都没有想到当初要求改进设计,充分考虑交通恶劣和减少火炮损失的华夏制式火炮成为巴尔干战争中军备的黑马,哪怕是性能不错且故障率极低的轻机枪也被压住了风头。

【本站首发,最快更新】

仅仅是一个月,华夏就从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分别获得了一千八百万华元和三千二百万华元的军备采购订单。

枪械、火炮、弹药、罐头、帐篷被服等产品,让华夏在这五千万华元的军购中,盈利达到了两千万华元。

而在巴尔干的地下市场,华夏还让“不法”的“黑商”进行枪械的走私,以高价卖出。

包括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等协约国准成员,甚至波黑地区、爱尔兰地区,华夏的商人也愿意出售,只是价格嘛,却是有点高。

但这架不住华夏发货快,不会轻易抬价啊。

当然,黑市枪支贩卖不到二三百万盈利的小钱只是小头,将军用产品打入欧洲市场才是目的。

这也是华夏将价格压到比英法美还要低廉的原因,要是不奥斯曼和保加利亚是准盟友,需要顾及一下脸面,韦珣都想着不论身份,只看小钱钱了。

比起英法美动辄十五美元(三英镑)以上的枪支,华夏23华元的价格减少了足足四分之一甚至更多。

像是莫辛纳甘步枪,沙俄生产成本可能只有8美元,但沙俄的官僚操作一番,采购价格绝对是在15美元以上,这还是沙俄生产的装备主要是便宜皮实的原因。

可华夏一支98K步枪,此时的生产价格只有10华元,差不多一英镑。

除了因为金属冲压技术革新,让华夏步枪制造上大多数零件都可以冲压制造减少了钢铁等金属的消耗,庞大的人口让用工成本降低,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让矿石成本也比英法美德奥等国低廉。

在华夏,一支步枪只有枪管、枪膛需要钻造,其他部件的成本都是极低的。

一支步枪,除了木制枪身和枪管的成本占据五成之外,其他的部件加起来占据了剩下的一半。

廉价,性能好,故障低,这是华夏目前的军工枪炮在巴尔干获得的公认评价。

韦珣已经开始想象欧洲开战之后,华夏一船船的军火运往欧洲,要么英法看着华夏交付给德奥、要么英法买单。

总之,在未来,华夏借着价格优势和不弱于他们的性能可以获得巨额的军火利润。

无他,仅仅是欧洲的矿产资源和生产力,想要维持两大阵营将开启百万为单位的战争对抗,根本是不可能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