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时代的中华梦 > 第562章 强占

第562章 强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谓的第二方案,就是在华夏因为战略布局,对苏门答腊和菲律宾下手,让荷兰和白头鹰提前参战的情况下,提前发起对沙俄的攻势和准备进攻东南亚、澳洲、印度。

第一方案也就是延迟参战方案最大的不同就是第一方案更注重积蓄力量和等待两大阵营打生打死,轻易夺取胜利果实。

第二方案则是以快速结束战争为主要目的,只是这样一来,华夏的国家负债会更大。

凭借韦珣的威望,内阁对于进军苏门答腊岛即便再反对,也不会在此时此刻和韦珣正面刚。

在意见上勉强达成一致之后,华夏当即电令南洋战区总指挥蒋百里进行一级战备。

同时在华夏的西南和藏省战区也收到了秘密备战的电令。

1913年十二月2日,爱琴海的加里波利半岛上,英法登陆的部队一头撞上了同盟国南部战区调集的精锐力量。

协约国参战兵力二十四万人,来自澳洲、新西兰、加拿大(纽芬兰)的军队以及英法的本土部队和非洲殖民地外籍军团数次发起进攻。

位于一线的奥斯曼军队在罗马尼亚和希腊身上找到了些许的自信,很快就面对舰炮和协约国凶猛的火力数次撤退放弃了大量的阵地。

最后还是深知唇亡齿寒担心被协约国秋后算账的保加利八万人拼死在加里波利半岛中段的丘陵地带阻挡住了强弩之末的协约国军队。

保加利亚的战斗力值得信赖,让奥斯曼有了喘息之机,甚至奥斯曼士兵因为英法频繁占领他们的领土,新仇和以往的旧怨加诸于身,损失不大的士兵在保加利亚战绩的鼓舞下,重新投入战场。

双方在加里波利半岛战线犬牙交错,主阵地数度易手。

而协约国终究还是被巨大的伤亡吓到了,战损比一比七,一个奥斯曼和保加利亚士兵阵亡将会有七个协约国的士兵阵亡。

于是奥斯曼控制的另一个半岛哈尔基季基半岛就成为了第二战场。

半岛尾端有卡桑德拉岬、锡索尼亚岬和圣山岬自东向西呈指状排列。

在那之后就是萨罗尼加也就是塞萨洛尼基(音译,是不是很像?),那里被协约国占领之后,奥斯曼在中马其顿、北马其顿、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的统治就会摇摇欲坠。

复杂的民族和历史主权会让这里掀起反抗的浪潮。

但萨罗尼加的重要性依旧不能和东色雷斯地区相比,北高南低的东色雷斯地区如果被协约国成功登陆,奥斯曼和保加利亚的军队很有可能会被协约国增兵并且击溃。

但奥匈帝国的帝国第一战术家、军中骑士博罗耶维奇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

英法在试探登陆被猛烈的火力拦截,登陆计划就此宣告失败,之后才将目光放在了萨罗尼加。

可以预料的是,爱琴海短期内是战云密布了。

而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却让荷兰感觉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华夏以在苏门答腊的侨民被杀害为由,认为荷兰没有履行上次战争缔结的和平条约的内容。

即第十三条第四项合约内容:荷兰保证在其境内所有华夏侨民及华商的合法利益。

这个宣战借口在西方君主资本主义国家极为常见,实际的目的也从来不是真的因为某个侨民和商人受到伤害,而是这个国家想要通过战争获得利益。

【本站首发,最快更新】

华夏甚至没有给荷兰反应的时间,在事发不到半小时就宣战,然后在爪哇岛蓄势待发的南洋战区两个军就开始发起登陆作战。

华夏毫不掩饰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争,更是不怎么在乎全世界以如何的眼光看待这个宣战借口。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华夏看上了苏门答腊岛且已经开始登陆。

从宣战到出兵再到登陆,华夏用时仅仅两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