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时代的中华梦 > 第669章 图谋委瑞内拉-上

第669章 图谋委瑞内拉-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在德奥还没有宣布战败,也没有坐上谈判做,可博弈已经展开。继允许东欧六国组建之后,华夏和德国开始密切的商谈一个事情。

华夏如此热心的帮助德奥说话,固然担心战后被英法组织的返华技术封锁组织加大封锁甚至组建包围网,但也不会放弃德国在海外的利益。

非洲的殖民地那肯定是英法的盘中餐,太平洋的德属殖民地已经全部落入华夏手中,委瑞内拉自然成为了极为重要的筹码。

德国现在可是欠着华夏四十亿华元的战争借款,以现在华元稳定提升的币值和逐渐贬值的金马克和英磅法郎,四十亿华元能比肩战前的四亿八千万英镑。

如何偿还华夏的债务其实没有太多的办法,工业设备华夏九成九已经能自产,想要像曾经一样获得高附加值的工业设备销售,这显然不可能。

在确定放弃东欧的战略之后,华夏不仅从国内运输了大量的物资前往德奥,更是从德国运来了大批的工业设备。

这些设备都是德奥两国在知晓未来的时局对己不利,同时为了最后再赚些钱财避免战后因为时局动荡无力还款而生产的。

在从沙俄获得乌拉尔到叶尼塞河的领土的法理主权之后,华夏就开始筹备西亚战略。

所谓的西亚战略,即以徙民实边为人力资源保障,在叶尼塞河以西到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以东的广大地域设置十个省份。

虽然省份的名字没有确定(作者常用的地图因俄乌冲突不能用,所以之后再叙),但其他的战略已经展开。

首先是国防战略,即将原本的北方战区更名为乌拉尔战区,原本的西北战区更名为中亚战区。其中乌拉尔战区常备陆军五十余万人,辖装甲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

第一集团军为装甲集团军,拥有五个装甲师和一个装甲战车师,装甲战车师即不配属步兵的坦克师,编制为四百二十辆坦克和一个后勤团、两个维修营、一个工兵团。

第二集团军为全员机械化集团军,共有三个军共计九个机械化步兵师。

第三集团军为步兵,辖四个华夏常规的步兵军,驻防在和沙俄、工党俄罗斯的边境。

中亚战区则因为特殊的地形和复杂的边境问题,这次战区移防之后将要面对的是和英国的明争暗斗,所以国防部加强了西亚战区的兵力。

中亚战区共有两个集团军,第一集团军由三个装甲师和三个机械化步兵师组成,第二集团军由九个步兵师组成。

这还只是基础的常备部队,在边境后方华夏国防部准备仿照之前的北方战区组建军屯制度,以服役的士兵作为人力。

现在华夏的军屯不同于古代的军屯制度只是生产粮食,种植农作物、养殖、工人都是士兵们需要做的。

这是因为华夏在乌拉尔以东的广大领土没有人力资源,只能让士兵充任的无奈之举。为此华夏国防部不得不提高乌拉尔战区和中亚战区的官兵津贴。

值得庆幸的是华夏只是区域性的人力短缺,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弥补。

为了偿还华夏的债务,德奥生产了大量的工业设备出售给华夏,并且只比华夏国内生产的设备高三成的价格,质量也相对更好一些。

【本站首发,最快更新】

虽然华夏国内也可以制造,但为了支持德奥,为了尽快那回一些借款,只能如此了。

依托德奥提供的设备和战区的人力,华夏在乌拉尔、库兹巴斯两地计划兴建两个军事工业区,而原本的海西(伊尔库茨克)工业区和坚昆工业区将会大部分转为民用工业。

两个工业区因其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都是极佳的军工工业的生产基地,其中乌拉尔工业区作为主要工业区,库兹巴斯则作为同时供应中亚和乌拉尔方向的工业区。

目前德奥提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