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走警途1993 > 第三百一十二章 莲塘村,老胡家

第三百一十二章 莲塘村,老胡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大的媳妇算是青梅竹马,就是村里的,还是小学时候的同桌,家里人也都熟悉,嫁到胡老大家还有什么说的,人家姑娘家长拍板就同意了。

到了老二这里出了问题,人家非得要找个好看的,村里的姑娘都跟着家人下水打渔摘藕采菱角,再好看的小姑娘也晒得像是黑炭球,老二不感兴趣,胡老大只好找来了镇上最有名的媒婆。

名媒婆就是名媒婆。居然给老二介绍了一个外县的姑娘。这姑娘长得那叫一个好看,白白净净的,为人还大方,一点都没有扭扭捏捏的小家子气。别说胡家老二相中了,就是胡老大两口子心里也直叫好。

莲塘村的好日子没过几年呢,就不那么红火了,为什么呢?因为庆湖太大了,靠水的村子可不是莲塘村一个村子。人家是没有连绵不绝的莲塘,可是人家还不会挖鱼塘吗?加上县里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受过专业培训,甚至是专业学校毕业的的水产技术员成群结队地下基层。手把手教给大伙怎么养鱼,怎么防治鱼病,怎么配制饲料,这下莲塘村就连有胡老大这个优势都抵消了。

鱼虾多了,价格可就掉下来了。别的村都是种田为主,养鱼就是为了多点活钱,多挣少挣都是挣,卖掉了看到现钱就高兴了。莲塘村不行啊,他们都是莲塘,耕地少得可怜,要不原来怎么穷呢?那个年月可是以粮为纲啊!

这下眼看着自己的收入掉下来一大截,这可怎么好啊!大家还是习惯性的来找胡老大,在大伙的心目中,只要是和鱼虾有关的事情,找胡老大准没错!

胡老大就是有通天的能耐也干不过市场供求规律啊!他自己家的收入还短了一大截子呢!

没想到这个时候,他的大儿子站了出来,带着媳妇两人去了沪都一个礼拜,回来就到县里的运输公司雇了一台带水产箱的大东风,把自己家的,老二家的,父母家的能打捞的水产都拉上,还央求他爹胡老大找几个关系近的邻居赊了些水产,就奔了沪都。

村里人对于胡家老大拉了一车水产闯沪都的事儿,有乐见其成的,毕竟人家说了要是卖出去了,给结账的价格可比贩子来收的价格高一截,甚至比村里人自己开拖拉机去县里批发市场卖的价格都高!

当然也有不看好的的,这么冒冒失失的带着一大卡车的水产去沪都,万一卖不出去,以老胡家的家底,倾家荡产不至于,元气大伤肯定的!

还没等人们议论出个结果呢,第二天晚上,胡家老大回来了!

不仅他回来了,他雇的大车也跟着回来了,这时候他家的三个塘子里可都没有什么东西了,下次开塘可有日子呢!没说的,收货!鱼虾蟹子,敞开了收,到把大车装满为止!价格就是他走之前答应的价格!

就这样,莲湖村的水产有了去处,胡水生在沪都有了生意!

莲湖村的水产几乎全部都通过胡水生运去了沪都,价格也比在本地卖掉高出了一大截。别的村也知道怎么回事,但是没有办法,睡觉他们村没有胡家老大呢!

后来,庆湖撤县设区,整个平洲的经济开始腾飞,一个消息开始传入了富起来的平洲人耳朵里。庆湖最好的水产是莲塘村的莲下鱼,莲下虾和荷香蟹!可惜都运去沪都了!

这还了得!最好的东西运去沪都,本地人反而吃不到,这是什么道理啊!是我们平洲人吃不起吗?

已经绝迹了好几年的鱼贩子又出现在了莲塘村,这次人家出价比胡水生还要高!胡水生听后哈哈一笑,没事没事,他们出价高就卖给他们,我在沪都卖的也是庆湖湖鲜,什么莲塘村什么的,沪都人都不知道,既然平洲认咱村的湖鲜,那就卖给平洲人,我收别的村子的湖鲜也就是了。

就这样,庆湖水产的价格是蹭蹭往上涨,沪都,金陵,余杭,姑苏等大城市都打响了庆湖湖鲜的招牌!而这时候,胡水生的车也买了,豪宅也建了,他的生意在沪都都有固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