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逆天换明 >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两帅展望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两帅展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管理地盘太大的困难。至少,象维持治安,他们是足以胜任的。”

“末将赞同大靖的建议。”陈继盛说道:“地盘大了,人口多了,治安问题要足够重视。”

现在东江镇的社会治安,全靠各村的民兵。战乱未息,土地还算充足,社会矛盾也没有太多的显现。

但小国寡民的治理方式,也就是靠百姓的自觉来杜绝违法犯罪,郭大靖就首先不抱希望。

不管是退役官兵,还是招募民兵,建立并培训较为专业的公安队伍,已经摆上了日时议程,也是未雨绸缪之举。

“地盘大了,也不能一下子就全部耕种。”毛文龙沉吟了一下,说道:“分散安置百姓也是一样,不必把辽东各个地方都占上。”

陈继盛说道:“大帅说得极是。贪多嚼不烂,只要尽着东江镇的人口,尽量多耕种也就是了。”

想一步到位,显然困难很大。荒野乡村,人少又偏僻,还不如暂且放着,等更多的人口再开发。

“不说这些事情了。”毛文龙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久别重逢,便在某这里住上几天,歇息放松一下。平常也没人陪某聊天喝酒,甚是无趣。”

陈继盛张了张嘴,本来想婉拒,但听到后面的话,还是耐下了性子。住一天再走,别让老领导失望也就是了。

毛文龙让人准备酒菜,他又领着陈继盛参观下自己的宅院。宅院虽不算大,但却很精致,还有些江南建筑的特点。

“公子在杭州那边可好?”陈继盛以为毛文龙有思乡之念,便随口说道:“已经长大成人,想必是文武全才吧?”

毛文龙摇头,说道:“比较文弱,谈不上习武;要说读书有成吧,可还差得远。唉,自己的路自己走,某也管不得。”

陈继盛笑道:“江南文风最盛,公子读书想必是差不了的。待辽东平定,不如接来久住。”

“谁知道他愿不愿意呢,水土问题,也不太好解决。”毛文龙有些无奈地说道:“算了,不说他了。你那么辛苦,娶妻纳妾,也有个人照顾。”

陈继盛嘿嘿一笑,说道:“现在太忙,待平辽之后再说吧!”

毛文龙看了陈继盛一眼,也不再絮叨,说道:“朝廷那边,急于剿灭民乱,对咱们东江镇很是牵就,只待平定辽东。将来嘛,恐怕不会太过宽松。”

停顿了一下,他冷哼了一声,说道:“很多文官都是忍耐着,到时候便要发作。但也无妨,有东江军在,朝廷也不降逼迫过紧。”

陈继盛皱起眉头,说道:“重建辽东,最需要的便是人口。如果朝廷在这上面掣肘,影响不小。”

“某也有这样的顾虑。”毛文龙垂下眼帘,沉声道:“还有,朝廷若调我军入关平定民乱,又该如何是好?”

陈继盛想了想,说道:“大靖虽没有明说,但从计划上看,却没有入关的想法。”

“他担心钱粮不敷,孤军有危。”毛文龙对郭大靖的计划了解得比较详细,说道:“再者,我军全是火器,弹药补充也是个大困难。”

现在的民乱已经到了山西,并有向河南蔓延的趋势。不管哪里,离辽东是远得很。

粮食或许能够就地补充,但弹药问题却是难以解决。当然,这也是郭大靖的一个借口,他是不想过早掺和进与农民起义军的作战。

“是啊,困难确实很大。”陈继盛说道:“乱民如风,我军要携带粮弹物资,追之不及。”

流窜是起义军的作战特点,也把官军拖得疲于奔命。郭大靖对此也颇为头痛,深知东江军虽然战力强悍,却也难以取得彻底的胜利。

关键是要有辅助条件,倒不是东江军不能打。杀个尸山血海,并不是郭大靖所希望的。

钱粮到位,民乱不平自息。嗯,还有土地,让百姓耕者有其田。即便是有大灾害,只要措施得当,赈济到位,也不是不能挺过去。

你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