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逆天换明 > 第五百五十三章 军民齐心,建虏之困

第五百五十三章 军民齐心,建虏之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家男人,“平辽要打多少仗,高兴的时候多着呢!”

嘿嘿,沉大龙用力点着头,目光还没离开通告。几年来,他也学了不少字,勉强能看个半懂。

“连山关、摩天岭,这是把建虏东逃的路给堵死了;本溪嘛,这就有点奇怪,用不着打这么远哪?”

杏子看着还在都囔思索的丈夫,不禁摇了摇头,迈步向地头走去。

方正化能给崇祯和朝堂诸公开直播,崇祯也诏告天下,提振民心士气。东江镇也是一样,向着全体军民报捷,激励和鼓舞起更大的力量。

万众一心,是取得胜利的基础和保障。军队在外征战,民兵动员支前,百姓积极生产,从上到下,都在向着最终的目标努力。

与此相反的,则是沉阳的气氛,压抑而沉重,如同浓重的阴云笼罩,看不到一丝阳光。

满达海率部从本溪败退,阿济格率部退守太子河北岸,不利的消息接连传来。多尔衮也没有隐瞒,借机召开议政会议,开始正式商议北迁避祸。

“即便是作为预防措施,迁移部分老弱妇孺,也是必要的。”满达海经过本溪之战,态度已经有所转变,不再抵触迁移百姓。

多尔衮甚是满意,看来私下的沟通还是起到了作用,只要他不反对,这事情就好办了。

目前地位最高的奴酋就那么几个,代善之子巴喇玛和满达海,莽古尔泰之子迈达礼,再加上多尔衮三兄弟,已经被围在辽阳的豪格可以排除在外。

图赖作为重臣,也赞同提前布置,开口说道:“奴才附议。老弱妇孺对于秋收,对于抵御敌人,作用不大,提前撤走乃是万全之计。”

李永芳暗自叹了口气,说道:“敌人在围攻辽阳的同时,是否还有余力继续北攻,不可不防。未雨绸缪,微臣也赞成先迁走部分民众,以减轻作战的负担。”

仗还是要打的,尽管是步步抵抗,尽量拖延。但辽阳城未失,建虏就还有希望,不可能现在就开始大溃逃。

虽然失利的消息连连,但损失的人马并不算多,且多是在辽阳地区。这其实,也是建虏所能预见到的。

既然不肯以倾国之兵与东江军在辽阳决战,依着东江军的火力和兵力,在辽阳陷入被动并不意外,建虏不就是打着用坚守辽阳拖垮敌人的想法吗?

多尔衮微微颌首,迁民之议由满达海提出,是最好的结果。这样,不损他的威望,正好可以顺水推舟地实施计划。

多铎最后的表态,算是把迁民之议确定了下来。

没人再反对,东江军发起的强大攻势,出人意料的时间点,都令建虏有难以应付之感。

只要脑袋没进水,都会冷静地思考现在的形势有多恶劣,有多危险。

只凭现在的兵力,一旦辽阳被攻陷,根本不能守卫广大的地盘。到那时候,别说迁移民众,就是仓惶地逃亡,恐怕也做不到了。

“既然诸位都建议迁民,那就事不宜迟,马上开始行动。”多尔衮缓缓说道:“除了迁走老弱妇孺外,在大金生死存亡之际,其他人都要持武上马,随时准备迎战敌人。”

后金号称全民皆兵,上马征战,下马耕种渔猎,那真是全能选手,连很多壮妇都不例外。

现在,终于到了全部动员,人人皆战的地步了。做出这样的决定,是痛苦的,也是无奈的。

奴酋们都心里清楚,五六十岁的老兵,十五六岁的少年,还有壮妇,在战力上的差距是明显的。

如果参战的话,在东江军铺天盖地的炮火,以及犀利的火枪下,伤亡比将是惨不忍睹。

议政会议结束,多尔衮分派了任务,奴酋们各自下去执行。迁徙平民,肯定会造成混乱,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代价。

多铎、李永芳、图赖这三个重臣,或者说是亲信,很快又返回汗宫,与多尔衮进行密议。

“你们估计,辽阳能守多久?东江军向沉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