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终极召唤 > 第一百五十五章大汉使者,刘旭北去

第一百五十五章大汉使者,刘旭北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凉州的张掖郡内,有个骊靬县吗?”

王允考虑了一下,然后回答道:“问起骊靬县,允对于这个地方倒是有所耳闻,只是未曾去过,不过按照所标示的线路图,我们正好可以从骊靬县经过。”

刘旭道:“既然子师(王允字子师)知道骊靬县,那你可知道这骊靬县的来历?”

“回的话,相传在我朝十一世帝高宗在位的建昭三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率四万将士西征匈奴于郅支城,征战途中,我朝将士发现匈奴单于手下有一支很奇特的军队,他们以步兵百余人组成“夹门鱼鳞阵”,在土城外设置“重木城”用于防守敌人的进攻,而且更为奇特的是,这支军队的士兵皮肤雪白,且高鼻深目,须发为金色或红色。在郅支城之战中,汉军大获全胜,彻底击溃了这支军队,根据史料记载,此战中汉军斩首一千五百一十八人,活捉一百四十五人,受降一千余人,征讨匈奴之战结束后,甘延寿、陈汤将这些奇怪的战俘带回了我大汉,经朝廷派人详加审问,才知道这些人便是来自西方的骊靬国后来为了安置这些人,朝廷才在张掖郡设置了骊靬县,将这些战俘统一安置到了那里,不知我说的可对?请指正。”王允答道。

听完王允的一席话,令刘旭也是大感惊奇,他在未穿越之前,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有关骊靬县的传闻,据说那里的百姓都是古罗马人的后裔,确切的说,与王允刚才所说的完全相同,因此他们才会有欧洲人的体貌特征。但是王允并没有说出他们之前的来历,按照刘旭的记忆,他们应该是公元前53年时,古罗马的“三巨头”之一,曾经因镇压斯巴达克斯所率领的奴隶起义而声名大振的克拉苏率军东征安息时,在卡尔莱遭到安息军队的围歼,统帅克拉苏被俘斩首,而且还被安息人在他的嘴里灌满了熔化的黄金,一度所向无敌的罗马军团也几乎全军覆没,当时只有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率的第一军团约六千余人拼死突围,下落不明。三十三年后,罗马帝国与安息国在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之后,终于化干戈为玉帛,签订了和约,双方开始相互遣返战争俘虏。当罗马帝国要求遣返在卡尔莱战争中被俘的官兵时,安息国当时便否认其事,罗马人当然不相信,可是经过双方联合调查了一段时间之后,罗马人惊奇地发现,当年突围的古罗马第一军团六千余人神秘地失踪了。

现在看来,这支突围的队伍是在突破了安息人的防线之后,没有往回逃跑,而是继续向前穿过了安息国土,到达了东方更远的地方,而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令他们成了匈奴人的部下,最后被汉军俘获后安置在了张掖郡的骊靬县,如此看来,老刘明白自己所看的那本杂志所说的确有其事,这样自己原来打算到骊靬找翻译的事情看来应该有希望,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二百年了,但是由于这些罗马人一直居住在一起,因此他们当中有会说古罗马语的也未可知。

刘旭这时才对王允道:“王司徒果然博学多才,我所想的便是在我们路径骊靬时,到那里去看看,是否还有精通或是粗通大秦国语言之人,这样我们将来便可省去了因沟通不便而带来的许多麻烦,至于贵霜与安息两国,因为与我们大汉相距不远,且往来客商频繁,因此再洛阳之中便可找到通译,如此一来,孔璋(陈琳字孔璋)兄刚才所担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你们以为如何?”

刘旭说完,几人异口同声道:“果然高明,我们一切都听王爷的,但凭差遣便是。”

刘旭急忙摆手道:“几位大人将来也是我们使团中的成员,因此可以说将来我们大家是同舟共济,只有齐心协力才会办好皇上交待的任务,而且这一路之上,不仅路途遥远,还要穿过荒无人烟的沙漠、渡过湍急的河流、翻越无数的高山才行,况且这些地方的民风剽悍,很可能会有强盗山贼拦路打劫,因此你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那便是我们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