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混了个太子 > 第七十三章 历史就是一个死循环(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第七十三章 历史就是一个死循环(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仿。”

余阳深知,这件事虽然有蒙恬带头,但若是没有利益驱动,强行勒令执行,只会逼反军功贵族。

余阳作揖:

“陛下,关于此事,臣有一谏。”

“说。”

“虽然先帝诏令在前,设立太学,禁止私学,但是太学先前并未有多少世家子弟入学,反而是大肆招纳了许多名士,这些名士长期得不到重用,还有又投奔世家大族门第之下的。”

“臣以为,重要的不是谁教导他们,而是他们的才学为谁所用,所教导的子弟又能否为帝国效力。太学并不应该仅仅是一所天下最大的学校,而当是天下读书人唯一升迁的途径。”

“臣以为,陛下可在太学设置学位,只有拿到太学学位之人,才可以入朝领俸。如此,天下虽有读百家之人,但却非得入咸阳城太学得此学位,到时候,这人才不就又纷纷回到了陛下手中吗.”

余阳一席话让在场众人都茅塞顿开。

“妙极,果然妙极。如此,朕不仅可以牢牢把控这些人才,而且可以有效打击民间私学。到时候,何愁天下人不听朕言。”

“陛下,此事的好处还不仅仅在于把控天下读书人,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激励世家子弟入太学。”

“怎么讲?”

“这天下人,一共十斗,贵族一斗,庶民九斗。庶民之家,能识文断字的又有几人,只有贵族之家才养得起教书先生,才能让府中子弟浸染六艺熏陶,年纪轻轻便可修身齐家。而庶民之家,三代之中,一族之人,能有一二个念过书的,已然是得了少司命庇佑。”

“这样的庶民之家,如何还会养的出士人呢。所以只要陛下肯将选拔考试的难度放低些,军功世家之流必定趋之如骛,纷纷进入太学为吏。到时候,军功世家承了陛下恩情,也必定会纷纷向陛下竭诚尽忠。”

蒙恬听了,也觉得这个法子不错。

“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贵族之家本来就和庶民之众不同。庶民向来都是听从贵族的话,如果庶民之上久久没有贵族镇压,那么庶民必定妄自尊大,妄图以卵击石。蚂蚁的力量虽然渺小,但是却足以毁掉大堤。”

扶苏很头痛,时局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是他没有料到的。

“先退下吧,容朕再做思考。”

“唯。”

等蒙恬和余阳两人的背影消失在大殿里,申聿忙道:

“陛下,谒者所言极是啊。”

“他说的确实不错,这样做,朕就可以重新得到贵族们的拥护,朕的皇位就稳稳当当的。但朕深知,如果将太学当做一个给军功贵族服务的机构,那这就意味着帝国从此关上了庶民晋升的通道。”

“知道帝国为什么因为军功爵制走向强大吗,因为军功爵制的实质就是让庶民得以通过战斗的方式获取晋升为士、造的机会。所以百年来,我秦国虽然王庭政治斗争屡禁不止,但是秦国国内的士气却远高于六国之众。”

军功爵制提高了庶民的战斗积极性,同时调整了社会矛盾。

“如果朕今日颁发这道诏令,那么庶民晋升的通道更窄,长期下去,贵族和庶民就会变得针锋相对。压迫会越来越严重。到时候关外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关内自己就会先爆发动乱。”

扶苏倒吸了一口凉气,自嘲道:

“就在一年前,朕还让萧何给天下庶民一个机会,但是现在呢,朕却要为了贴军功世家的屁股,主动切断庶民晋升的通道。”

申聿觉得陛下今日言辞太过不雅,而且说的话里很多词他都没听过。但是这意思,申聿还是弄懂了。

如果太学为军功世家敞开大门,反而会让秦国的情况变得更加危急。

“陛下不是曾经在改革之初对我等说过一句话吗?如果一个人尚且连明日都活不到,如何奢谈经年之后的事情呢。如今陛下打击了军功世家,朝中人心惶惶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