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威宁侯 > 第四百零四章 谋杀

第四百零四章 谋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矮胖汉子招呼道:“大哥,二哥,少跟他废话,动手。”

“且慢!”眼看三人就要动手,李骐害怕了,色厉内荏喝道,“大胆,伤害朝廷命官,是要砍头的。”

这些泼皮混混身无长物,唯一可以自诩、唯一能够炫耀的就只有江湖义气和一个响当当的字号,自然不肯弱了自己名头,于是冷笑道:“哈哈,杀头?杀头不过头点地,十八年后咱们还是一条好汉。你们这些狗官,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咱们早就活不下去了,用咱们的贱命,换你一个大学士,这辈子都值了。”

“二弟说得有理,咱们来世,还是好汉。”说完,从怀中掏出匕首。

李骐大惊失色,连连后退。

但三人杀气腾腾,李琪避无可避,他的侍卫又过不来,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匕首插进李骐的胸膛。

远处,钟晓和小凤仙看到这一幕,吃惊的捂住了嘴。

在百姓眼里,李骐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人,而举子十分痛恨他,所以竟没有人上前帮忙,甚至没有人去抢救,也没有人去阻拦三个泼皮。

钟晓和小凤仙挤开人群赶到他身边。

“德昭,德昭——”钟晓梨花带雨,奋力的哭喊。

“替——我——报——仇——”李骐说完,嘴里吐血,瞳孔猛的一缩,双手软软捶地,已经毫无生息。

钟晓顾不得鲜血,撕心裂肺的大哭。

————

大学士杨士奇、夏元吉、金幼孜、杨溥、杨荣,还有文武官员,都在朝堂上。

朱瞻基道:“朕今日收到德昭的来信,说山东官员阳奉阴违,光带头阻拦士绅当差纳粮政策士绅的知府就有三个,士绅举子要罢考,唉,国家养这些官员,带头拒绝执行朕的制度,朕觉得十分伤心。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大臣面面相觑,这种结果,显而易见,他们都是反对政策的,但陛下表示伤心和不满,他们一时不好回答。

杨士奇听了双眉微微一动,他位居中枢,自然知道陛下的为难,陛下想做千古第一君主,可众怒难犯,他知道只有陈远才能解决问题,但他同样知道朱瞻基对陈远的忌惮。陈远虽然为人处事又极乖巧,但身份敏感,拥护者众多,是皇帝的大忌。不过如今没有其它办法了,再闹下去,文武都散了,不妨再为陈远进上一言。

心里想着,杨士奇便上前一步,躬身一礼,不着痕迹地道:“陛下,臣以为,知易行难,改革之事,顺应天意,当有可为,但宜缓不宜急,山东的事,再闹下去,就要乱了。政策是威宁侯提出的,不如让他来说说他的看法。”

杨士奇和夏元吉他们沟通过,虽然陈远是提出改革的是“主谋”,不过人家没有这样灭绝人情的执行,所以让陈远来做事正合几位大学士的心意。夏元吉道:“老臣以为可行,威宁侯智计无双,两位先帝都极为倚重,臣以为当请威宁侯。”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朱瞻基还未说话,杨荣等人都纷纷表态请威宁侯,朝中大半官员纷纷支持请威宁侯。

朱瞻基又看向一直还未说话的杨溥,问道:“杨卿以为如何?”

杨溥经过几牢狱之灾,行事十分谨慎,见陛下问起,才道:“这个么,臣以为杨大人、夏大人所言有理,改革之言,威宁侯或许更有见解,可行则用之,不行则不用,听听也无妨,望陛下三思。”

朱瞻基皱了皱眉,又看向杨士奇,。

杨士奇稳稳地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道:“陛下,臣和威宁侯并无私交,大臣们都赞同威宁侯出面,并非结党,而是国家艰难,威宁侯确有才能,陛下爱才,用人不疑,不妨起用。”

朱瞻基彻底打消疑虑,忽然笑道:“杨卿言之有理,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