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威宁侯 > 第四百零九章 教导书生

第四百零九章 教导书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士绅一体当差纳粮,是毁了千古的制度。”

陈远不紧不慢:“你要说千古制度是吧,那本侯问你,你学的是什么?”

“自然习孔孟之道,修礼仪之邦。”

“那孔孟可有习尧舜之道。”

“这?”陆博脸青了青,读书人都知道,孔子推崇周礼,推崇的就是尧舜。

“你们读书很多,请告诉本侯,尧舜当差干活吗?”

“这,这——”陆博背后冒冷汗。

陈远笑嘻嘻:“本侯读书少。陆博,你自称饱读诗书,请告诉本侯,可不要骗本侯哦?”

陆博吓得倒退了两步,差点跌倒,被后面的扶起,才避免摔个狗啃泥。

“尧舜时代和孔圣人时代不一样,所以后来读书人才远庖厨,安心读书,报国安民。”

“也就是安心读书后,才出现一些典故,陆举人,你可不可以告诉本侯,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呢?”

陆博不敢回答。

“还可不可以告诉本侯,诸葛武侯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呢?马谡为什么会失街亭?”

陆博一句话也答不出来。

“那大家是否可以告诉本侯,百姓没有饭吃,为何不食肉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又是谁说的。”

书生们被陈远一个一个的发问,震聋发聩,许多都十分羞愧。

“侯爷,不才知道,纸上谈兵,说的是赵国赵括的事,此人以为熟读兵书,自以为无敌,在和秦军长平之战的时候,一板一眼,根据书上排兵布阵,最后兵败身死,害了赵国四十万兵卒;马谡也是高谈阔论,不符合实际,背水扎营,胡乱效仿韩信的背水一战,结果大败,街亭失守,葬送了武侯北伐的最佳时期。”

李贤说的声情并茂,没有停歇:“晋惠帝当政的时候,官员上报灾情,说百姓纷纷饿死,晋惠帝和奇怪,说百姓没有饭吃,为何不吃肉粥,滑天下之大稽,饭都吃不起,哪来的肉吃,闹出千古笑话。”

李贤说完,书生们更是死一般的沉寂。

这个李贤,不错嘛,陈远多看了他两眼。

陈远再次问陆博:“你也知道时代不一样,如今的白面书生,高谈阔论,自诩满腹经纶,可是枉顾实际,高高在上,以为两篇文章就能报国安民了吗?荒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知道一个鸡蛋卖多少钱吗?知道一块良田一年能种出多少稻谷吗?知道一棵树要多少年才长成吗?”

一连串发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人能回答。

“什么情况都不清楚,让你们当个县令,你们知道怎么安排钱粮,财政如何分配?官员如何考核?税收怎么安排?遇到灾荒怎么办?怎么对待百姓,有刁钻的百姓怎么办?你们能做好吗?”

书生们立刻反问自己,良久的沉静,没人敢回答自己能做好。

“当差,是让你们更加熟悉民情,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的做好决策,才能完成你们的报国安民。”

书生们默然点头。

陈远又问其中一个书生:“你叫什么名字?”

“不才惶恐,惶恐,不才姓陈,单一个友字。”

“陈友,我叫陈远,咱们是家门嘛。”

“不才惶恐,岂敢,岂敢。”陈友瑟瑟发抖,热泪盈眶,侯爷对自己如此温和,让他百感莫名。

“你读书了多久?”

“五年。”陈友回答,又急着补充,“不才原来家里穷,后来得侯爷推广种植,家里才有了余粮,才有机会读书。侯爷,我等十分愧疚,冒犯了侯爷,请侯爷恕罪。”

他这么一说,许多人也纷纷发表意见,表达愧疚。

陈远坐下来,示意大家也坐下。

书生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