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威宁侯 > 第七章 锦衣卫

第七章 锦衣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气,暗自好笑。

上得三楼,里面摆设精美,隔有几个小雅间。

紫衫青年选了一个靠街道的雅间。

雅间中间是一个卧榻,卧榻中间放一张矮桌,陈远学着紫衫青年盘腿而坐。

紫衫青年笑道:“若我猜测不错,楼下那位公子哥,估计在砸他的鸟笼还有骰子了。”

那可不,那位公子哥仗着自己有钱,经常在外面斗鸡走马。他对董明燕觊觎,陈远不但抢了他的梦中情人,还吃饭都坐到了他楼上,这怎么能忍。

他把身旁的玩物砸得一干二净,喊道:“老板,给本公子三楼安排雅间。”

老板问讯赶来,叫苦道:“李公子,你已经欠了本店一百二十八贯,能不能结一下账,小店本家经营,上有老下有小,可经不得公子折腾了。”

李二公子恼道:“胡说,哪有那么多。”

“公子,我跟你家父亲熟识,哪敢哄骗你,你一个赊账了十七次,白纸黑字,记着呢,公子请随我去看看账本便知。”

李家做粮食和蔬菜的生意,和酒楼多有合作。李家后台大,江宁第一有钱人,不会差这点钱。可是再大的家业也不够败的。李二公子斗鸡走马,寻花问柳,每次把他老爹气个半死,早就削减了用度。

当然,家里减了用度,李二公子就没有办法吗?那就是赊账。

“好了,好了。”李公子闻言,垂头丧气,连连摆手,不满的道,“你回去,本公子常常照顾你的生意,还会差你点钱吗。”

陈远细细听了楼下的动静,哑然,却对这个紫衫青年啧啧称奇,如此洞悉人心,镇定自若,忙道:“还未请教兄台怎么称呼。”

紫衫青年呵呵一笑,自我介绍道:“在下王景弘,福建漳平人。”

这时候,店小二上来,在碟子一排儿摆在他们面前。

有几碟小菜,正中是一只烧鸭。盘子中放着两尊酒。

等店小二出去后,陈远才道:“不才陈远,刚才王兄已经知道了。”

“幸会幸会。”紫衫青年轻轻说着,右手拿过酒樽,往陈远的酒杯里倒酒,然后给自己也添了一杯。

“陈兄,请。”

陈远也不客气:“多谢王兄,今天带我看了这场好戏。”

紫衫青年展颜一笑,一饮而尽。陈远也喝干,在后世多有应酬,酒量还不差。不过这明朝的酒,滋味儿确实不咋滴,很淡。陈远不喜烈酒,淡点正合适,好入喉,好谈笑,不会醉,多好。

就着窗口,欣赏秦淮河的景色。

华灯初上。

灯火通明,大街上,拱桥上,都挂满了灯笼,点上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河面上不时有画舫游过,船上的红灯笼倒映在水中,流光溢彩。

才子屹立在船头,红粉相伴,斗酒赋诗,好不风流。

可惜,这安宁的夜景立马被打破。

“缇骑来了!”

一声惊呼。

好似半空里打了个炸雷,江宁城里熙熙攘攘的街道顿时混乱不堪。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设立的,因为他对所有大臣都不信任,设立锦衣卫,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有诏狱,越过刑部,直接听命于皇帝。

明初,“胡蓝之狱”、”郭恒案”、“空印案”多有锦衣旗校奉命活跃其间。杀戮众多,酷吏横行,为大臣和百姓不容,朱元璋晚年老弱妇孺唯恐被奔马撞上,互相招呼着小心走避,要知道缇骑奔驰如飞,寻常人等被撞了也是白撞,前些天就有个不长眼的被撞断了两根肋骨,不知死活。

光着膀子横着走路的光棍流氓,三角眼一闪,跟老鼠似的吱溜一下缩回了角落里。

街市两边摆摊的小贩们忙着收拾挡路的玩意儿,担儿、钵儿、锅儿、炉儿,打泼的汤碗,弄翻的蒸笼,闹了个稀哩哗啦。

就连那些有头有脸的公子哥儿,刚才他们还把折扇插在脖领子后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