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威宁侯 > 第一百九八章 耿采若顶撞朱棣

第一百九八章 耿采若顶撞朱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几乎没有帝王能够面对别人对自己如此直白的指责,耿采若说的是汉王,其实痛斥的是朱棣。对于山东,朱棣默认汉王的暴行,一是纵容,二是为了营建顺天府,对山东加大税收和取材,三是记恨当年靖难的时候,在山东被铁旋欺骗,差点命丧当场。

所以,铁旋该死,山东的百姓都该死。

“该死,都该死。”朱棣大手再挥,眼前的桌子也被掀翻在地。

耿采若却没有后退一步。

太子宫中,太子得到汉王要进京由自己做主的消息,急忙召集儿子和杨士奇、黄淮、夏原吉商量。

朱瞻基和大学士自然十分反对,既然是太子做主,那就不要答应。

朱高炽一张苦瓜脸,坐在椅子上,皱眉道:“可父皇的意思,是祥让二弟进京的。”

“不成,汉王进京,定然朝野震动,陛下一直有易储的心思,汉王,野心勃勃,让他在南京,让那些首尾两端的人又会摇摆不定。引起朝中腥风血雨,陛下怎么会做这样的——”夏原吉想说陛下糊涂,话到嘴边,忍住了。

杨士奇一直没有说话,朱高炽询问:“东里,你的意思呢?”

杨士奇拱拱手:“殿下,臣以为,汉王,得进京。”

夏元吉焦急:“东里,你——”

“维喆,不要慌,且听我说。你说的这些情况,陛下也不会想不到,可是,汉王在山东,我听闻民不聊生,百姓易子而时,我看得出来,陛下对当年铁铉一事耿耿于怀,迁怒山东民众,汉王投其所好,所以陛下也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山东百姓,汉王也不能留在山东了。太子以仁慈闻名,不可以放弃山东百姓不管,汉王回京,我们选派贤能,去收拾山东局面,也是拔掉汉王根基的好办法。”

杨士奇这么一说,太子点头认同,满面同情:“东里说的是,苛政猛于虎,山东的百姓,太苦了,如果二弟要这个太子之位能让百姓免于水火,孤让出来就是。东里,你们拟个章程,迎我二弟回京,还有,选派贤能的官员去山东,我去见父皇,无论如何,也要免除山东百姓几年的赋税。官逼民反,这种事情,在太祖爷一朝,从未发生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