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威宁侯 > 第二百七十五章 隔阂

第二百七十五章 隔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她盈盈而立,轻解罗责,只着一身小衣,惶然看向太子,太子用命令的口吻道:“全部脱掉!”

这位年过四十岁的太子向来敦厚,很少发脾气,这一下吓了她一大跳。她犹豫了一下,轻轻咬住嘴唇,闭上眼睛,把抹胸和亵衣缓缓宽去——

朱高炽看着她美丽的身体,呼吸渐渐急促起来,他三把两把撕去自己的衣袍,便抱起那具光溜溜的轻柔女儿身,扑到了榻上……

————

顺天府紫禁城,于永乐十八年才正式完工。

也就是这年年底,朱棣开始了迁都的最终决定。

紫禁城周约六里余,南北九百六十米,东西七百六十米。城外筒子河宽五十二米。共有城四门:南午门,北玄武门、东东华门、西西华门。四角有壮丽的角楼。

紫禁城外面是皇城,包围紫禁城、西苑(三海)、景山之城。长约十八里,有七门。最南大明门,大明门内为正门,即承天门(清改天安门),门前为广场,广场东北为长安左门(俗称东三座门),西北为长安右门(俗称西三座门),皇城东门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

皇帝的龙撵,浩浩荡荡,经过一个月的跋涉,于十二月初五终于抵达。

太子朱高炽身穿黄色团龙服,恭恭敬敬的跪在宫门口,身后古乐齐鸣,原顺天的官员跪拜。

顺天府,也就是以后的北京,到了。

初进顺天城,陈远几乎以为是回了南京。这里的一切与南京是那般相似,城市的格局与南京相仿,同样是横平竖直的街道、同样被一堵堵高墙隔断开来的一个个街道、巷子、胡同、作坊,同样是植在路旁的至少百年以上的槐、榆和垂柳。

朱棣修建的紫禁城,就是以南京为模板的,夺天地之造化,鬼斧神工。

再走几步,他又发现了不同。

这里路边的排水沟比南京更宽、更深,而且都是明沟,所以每一个交叉路口都要架桥。

这里也有上百万人口,并不比南京少,可是走在街上。总给人一种人烟稀少的感觉,远不及南京热闹,因为这座城比南京更大、街道比南京更宽。

南京鱼米温柔之乡,秦淮河岸,多是阴柔的文气。

这顺天,则寒风呼啸,人们面部如刀削,头上都结了白色晶莹。

天气极冷,但仪式亦步亦趋,寒风中,没有谁敢乱动一步。

朱棣望着曾经的燕王府,早已经过改造面目全非,但依稀可见当时的一草一木。

眼眶微微湿润,依稀当年,自己为了逃避侄子的猜疑,在这街上装疯卖傻,吃猪食,如今,他回来了,这次,他是王者。

北方的蒙古残部,朕年轻的时候,不怕你们,这次,依旧不会。

而朱棣来到紫禁城的第一天,就下了一道圣旨,免去了朱高煦的监国身份,太子继续监国,这一下,又掀起了轩然大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