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威宁侯 > 第二百七十八章 郑和下西洋

第二百七十八章 郑和下西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冬天没事做,老婆也不在。就让厨房弄点早餐,早餐比较简单,稀粥,咸鸭蛋。

正慢悠悠的吃着,忽然官家梁福禀报,说是宫里传来消息,叫陈远到行宫见驾,陈远在朝里没有常职,不用上朝的,听了这话不知皇上唤他何意,连忙欲叫小太监进来问个清楚,梁福却说传旨内侍已然回去。

看样子朱棣又有大决定了,陈远不敢耽搁,匆匆吃完早餐,马上盥洗净面、穿衣着靴、革带束腰、梳发整冠,一切就绪后,便匆匆出了门,骑了骏马直奔行宫。

陈远赶到奉天殿前,只见殿门口站着两个小太监,便道:“陈远奉旨见驾,劳烦通禀!”

那小内侍见是陈远到了,不敢怠慢,连忙低头道:“大人请进去,陛下吩咐了,大人到来,无需通报,直接进去。”

陈远忙一整衣冠,迈步进殿。

大殿上面,文武百官济济一堂,陈远向皇上见了礼,便闪身站入班中。

这时他才发现,十六国使者一一朝见天子,有序进行。

然后,就听见使者说请求朱棣派人护送他们回国,一定感激不尽。

这些不知道是朱棣暗自的操作还是他们的真心,总之,要求是提出来了。

奇怪,召见使者,传我来做什么?陈远思索了半天,听到这个,突然惊醒,是了,朱棣要下命令下西洋了。

由于顺天已被定为国都,陆续迁到顺天任职的官员越来越多,下西洋总要个理由。

虽然陈远在南京已经通过民间舆论,顺便把太子说服了,可是很多官员出于皇子阵营不同和对朱棣迁都的不满,就恶意诋毁下西洋。

户部左侍郎于奂因为陈远上殿见驾,打断了一下发言,等陈远站回班中,又重拾话题,愤然说道:“前番五次下西洋,若说是宣抚诸国,实已达到了目的,如今相隔短短两年,何须再下西洋呢?西洋之行,费钱粮数百万,百姓不堪重负,苛捐杂税,因病及风浪海啸,军民死伤数万,纵得奇宝而归,对于国家有何益处?臣请陛下为民生计,罢西洋之行。”

他一脸正气,说得陈远都差点相信了这货是忧国忧民的。

陈远知道,这就是朱棣叫他来的目的,驳斥道:“于大人,我大明的舰队,只是用来采购些奇珍异宝吗?非也,殊不知,他们还能运输多少奇珍物资,丰富我大明的物产,大人难道不知道,眼下让多少百姓吃饱的红薯,就是从西洋带来。据不完全统计,多次下西洋,郑大人共购入货物近两百种,香料、药材、五金、布帛不计其数,大人,你平时所用所穿的,不正是受益于下西洋,百姓也是如此,何谈误国误民呢?”

于奂哑口。

陈远又道:“还有胡椒,在异国进价与在我大明的售价相差在十倍以上,但是,贵族和百姓都喜欢,君不见我朝的茶马交易是为何?就是为了用茶马限制其他国家,安不知其他国家会用胡椒或者其他物品来控制物品大明呢?”

这话就危言耸听了,其他官员面面相觑,大学士刘观道:“荒唐,我堂堂上国,岂会被一个蛮夷小国欠着鼻子走。”

陈远嗤之以鼻:“刘大学士,佛家曰,众生平等,你饱读诗书,可知道孔夫子天下大同、人人为公的思想,你一口一个蛮夷,你比他们多了鼻子、眼睛还是嘴巴?四海之内皆兄弟,全族合同为一家,情同手足,你看不起他们,是不是分裂我大明,居心何在?陛下效仿天可汗,善待各族,他们提出要护送他们回家,你为何不答应,想让陛下被后人骂心胸狭小?”

“你、你——”刘观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这小子伶牙俐齿,把分裂国家和昏庸陛下的罪名都按自己头上了。

陈远面向百官,又道:“再说,我们的宝船出海时,也携带了大量的商品,以茶为例,进价不过几十文,几百文,可是售价呢?在异域他乡,茶卖到几千文,甚至上万,各位,这怎么是劳民伤财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