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扬明 > 第1038章 一触即发(下)

第1038章 一触即发(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如何?"

还未等众臣有所反应,朱由校便是扭头看向了一旁存在感颇低,几乎被人遗忘的次辅朱国桢。

听得此话,朱国桢先是一愣,随后脸上便是涌现了一抹愕然,他知晓天子此言何意,更清楚为何要单独征询他的意见。

直至今日,他的身上还担着礼部尚书的官职。

常言道,打江山易,坐江山难,纵观历朝历代,文官当政都是大势所趋,毕竟"武将"当权便是容易酿成诸如"五代十国"时期的惨烈景象。

但是由文官治国,又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军队战斗力江河日下,这也是历朝历代的经验所得,便如同此前的大明一般。

朱由校自上位以来,便是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收拢军权,提高军队战斗力,提升自己对地方军队的掌控。

例如前段时间,朱由校便是授意武勋出京,重整五军都督府,继而将西北边镇的军权重新收归中央。

但朱由校又深知,绝不可过于倚重武勋,真正一劳永逸的办法还是培养效忠于"皇室"的将校,令其成为"天子门生",进而成为大明天子掌握天下军队的根本。

嘶。

反应过来的众臣也是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目露震惊之色,天子倚重武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天子眼下居然是想让那些粗鄙的武将"登堂入室",此举便是直接动摇了他们文官的地位。

早在成化十四年,当时的成化皇帝便在太监王直的建议下,授意内阁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

但"武科"毫无疑问的影响到了文官的地位,故而此举争议不断,始终没有形成定制,时开时断,极为混乱。

万历年间虽然数开武科,但同样没有形成定制,不过有过一次实行武科改革的议论,虽然未能成行,但影响却是颇广。

"陛下,这.."

次辅朱国桢下意识的便想说些什么,准备找个理由来搪塞天子,但是见得身旁的内阁首辅,兵部尚书,督察院左都御史等人皆是默不作声,他也只得悻悻的闭上了嘴巴,无视了心中所谓读书人的体统。

见得众臣保持沉默,案牍之后的朱由校终于是露出了一抹久违的笑容,大势所趋之下,这些朝臣们也只能默认这个事实。

忽然,一抹阳光突然照进了乾清宫暖阁之中,天色完全大亮,就如同此时朱由校的心情一般,格外明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