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扬明 > 第1199章 定边事(下)

第1199章 定边事(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所非为"导致了两千余名袍泽负气出走,继而投奔于他。

但倘若他即刻竖起"反明"的大旗,看似与其共同进退的袍泽顷刻间便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朱家"终究是坐了两百余年的天下,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撼动的。

"还不到时候?"

闻言,簇拥在张献忠的几名汉子便是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失望之色。

"张大哥,兄弟们毫不犹豫的来投奔你,是希望你带着兄弟们做些大事,而不是让兄弟们终日待在村中饿肚子的。"

"这两天,已是有兄弟因为忍受不了饥饿,先行走了。"

"若是在这样下去,怕是兄弟们都挺不住了。"

沉默了少许,一名瞧上去不过三十余岁的"庄稼汉"终是忍不住的说道,脸上满是不甘之色。

如此多的人马,放眼整个陕北地区都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即便张献忠不愿"揭竿而起",找个山头称王称霸,做些"劫富济贫"的勾当也好,总好过在村外的荒地中蹉跎时光。

听得此话,张献忠心中便是一紧,脸上露出了一抹纠结之色,他自是不愿意让手上的"武装力量"消散,但也深知眼下还不到"揭竿而起"的当口,不由得陷入了两难的地步。

见得张献忠面露纠结之色,周围众人对视一眼,忙是趁热打铁:"张大哥,兄弟们可听说了,这城中的黄家好似与关外蒙古纠缠不清,当初发迹便是不明不白..."

"咱们先来个劫富济贫,总不能让兄弟们继续饿肚子不是?"

当初因为不满咄咄逼人的恭顺侯吴汝胤,他们这些边军士卒一气之下,便是趁着夜色出走。

眼下气是消了,但生计却成了问题。

昔日在延绥镇的时候,虽然日子过的清苦些,但起码能够填补肚子,而且新任的延绥巡抚陈奇喻更是补发了一部分他们被拖欠的军饷。

算是仅靠怀中那点微薄的军饷,怕是不出一个月的功夫,这来之不易的军饷便会被花费一空,届时他们该当如何?

"说的不错,兄弟们不辞辛苦来投奔我,我总不能让兄弟们饿肚子不是。"

"既然如此,那便择日不如撞日,今夜我等便血洗了那黄家在城外的庄子。"

张献忠生性刚烈,昔日能够为了军饷而选择为袍泽们出头自然不是迟疑之人。

简单的思索了片刻,便是拿定了主意,脸上也是涌现了些许狠辣之色,他在延绥从军的时候,就隐隐听说过黄家与榆林城中的王家也有些许关系。

"张大哥英明。"

眼见得张献忠终于下定决心,周遭几人纷纷面露狂喜之色,眼眸深处更是涌现了些许贪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