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十年代逛淘宝 > 第 45 章 第四十五章 阿佘族人的货物

第 45 章 第四十五章 阿佘族人的货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董小文手里的动作越来越熟练,因为学了这种新的织法,她心情也特别高兴。

她瞄了一眼明霞所指的方向,说道:

“这叫橡皮筋,没见过了吧?县里供销社进的货,分给我们镇子上三十条呢,这个里面有那个,叫什么,哦,对,弹性,绑头发特别方便。”董小文说完指了指自己的麻花辫说道。

她的麻花辫尾端,就是用一条黑色的橡皮筋扎好。

“我男人说,我们国家现在很缺就是这个弹性的东西,都用来做大轮胎什么的,能做成炸头发的皮筋,可少了。”董小文大概听得时候,也是一知半解,所以向明霞解释的时候,也是随随便便稀里糊涂。

好在明霞站在六十年后的角度去理解,大致能揣摩到她这句八卦后面所代表的的问题。

刚刚结束战乱的国家,不是未来那个供应全世界的制造业大国。百废待兴的经济下,就连制作橡皮筋用的橡胶,都是优先供应军工业、重工业的生产部门,而像橡皮筋这样的轻工业生产品,能获得的原材料就很少了。

不起眼的橡皮筋,在这里确实罕见。

反正明霞看见的长发妇女,都是用头绳来扎头发。

头绳的种类很多,家境稍好一些,用得是红棉绳,家境一般地,就用做衣服的碎布缝一根布绳。至于像明小丫这样,连家里碎布使用权都没有的可怜媳妇,只能用藤条上晒干的纤维线。

村里的妇人姑娘,长发大多数是编成辫子,盘在头上,要么是齐耳的短发。

这倒是跟她们个人的喜好无关,纯粹是长发能找理发店卖钱。

留上两三年的头发,到理发店里咔嚓一刀,能卖不少钱呢!

进理发店前是长发,出了理发店就是短发。

董小文说着说着,有点没劲地摇了摇头,说道:“这橡皮筋在县城里,可抢手了,一根两毛钱,一到货,就被抢光了。哪知道分配到我们站里的,居然卖不出去。”

两毛钱一根?

以明霞所知的当地村民收入,却是真没人舍得拿这两毛钱出来买一根橡皮筋。

明霞刚才在镇子里的国营农副产品供应站看到,一斤猪肉的价格才七毛钱。在这个时代人的眼中,一根不太实用的橡皮筋,哪里比得上三两油汪汪的五花肉呢!

“反正过些天我们站长去县城,要把这些卖不掉的退回去了。”董小文勾了一下毛线说道。

明霞也是在聊天中才知道,这供销社实际上应该叫供销站,虽然以明霞的眼光看这地方小又破,还比不上以前街边的便利店,但从领导到员工,却有三人。

一个站长负责日常工作安排,例如去县城取货,人员工资管理,日常营业结算等等。另外两个营业员轮班工作,负责商品出售,场地卫生清理等。

董小文说腻了橡皮筋的事情,话题一转,凑过来问道:“明霞,你刚才说叶子纹和麻花纹更适合女人穿,那是啥样的呀?”

没等明霞开口说话,供销站大门走进两个背着竹篓的年轻男女。

男子个头较高,眉骨高耸,面部整体轮廓很深,脸上不带笑,看着严肃。年轻的女子就可亲许多,弯弯眼眸,一直带着笑。

这两个年轻男女一身服装很特别,也很眼熟。

就看他们腰带上的花纹,与阿依小山如出一辙,不是一族里出来的,才是一件怪事。

他们走到柜台前,直接找董小文说话,声调比阿依小山拗口多了,明霞勉强才能听清楚意思:“董阿姐,我们来出货。”

先前也有几个人进供销社买东西,询问价格的时候,董小文态度很一般,一脸不耐烦地放下手里的毛线,懒洋洋应付几句。

问多了,眉毛还倒竖起来,不高兴怼两句。

不过,她对这两位年轻的阿佘族人,明显态度非常好。

她在两人进门时,就站了起来,听到他们打招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