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十年代逛淘宝 > 第 109 章 第一百零九章 夏收和准备

第 109 章 第一百零九章 夏收和准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老话,描述种地为生的农民,生活状态是地里刨食。

这一个“刨”字,没有下地干活体验的人,也只将其一扫而过,像抹去桌面的薄灰一般清淡。

但明霞深陷其中,才真正体会到这个“刨”字,可将靠天靠地吃饭人的艰难心酸,刻画地淋漓尽致。像一只养家糊口的田鼠,拼了老命在薄田里扣扣索索,只希望能多养活家里嗷嗷待哺的老人幼子。

缺乏机器辅助的年代,收割季节的活计,沉重地能让村子里最壮实的汉子弯下背脊。“稚手破新茧,衰肩沉夕阳”,如果说平原地区的谷物收割是困难级别,那在铁屋村这样的山区地带,夏秋两季收获期的劳动,就是地狱级别。

一颗一颗挂满了金色穗条的稻谷,在炎炎烈日下弯着腰,镰刀一下一下的挥动,一摞一摞稻谷垒在狭窄的梯田旁边。

山地种植粮食最麻烦的,最耗费人力的地方,就是运输。梯田旁的小路,连最原始的手推车都不方便通过,只能依靠纯人工背运。身强体壮的,用扁担头尾挑着,像明霞这样瘦小劲少的,只能拿大竹筐背着,总而言之,有多少力气,赚多少工分。

抬头就是蔚蓝的,没有丝毫云朵的天空,阳光火辣辣直射着地面,但村子里大部分人不畏惧炽热的光线,反而心中暗暗祈祷,这样的好天气多保留几日,让村里人把山上的粮食都收割晾干。

能风调雨顺地收获这一季的粮食,再热的太阳也变得可爱起来。

即便明霞已经事前做了大量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劳动适应,可是面临夏收强大而超负荷的劳动量时,她也感到极度不堪重负。

夏收的几天,明霞几乎是天还没亮就带上干粮,摸黑走下山,天色微亮,正好集合开始上山干活。铁屋村几乎所有的田地都是散落在山林间的“巴掌田”,明霞和其他负责搬运稻谷的人,就顺着一层一层的田地,宛如蚂蚁搬粮,将堆在地头的稻谷运到山下。

第一天,明霞做完活,拖着脚步走回家的路上,差点一个跟头从山道上滚下去。

从虚拟网络购物平台里的统计数据来看,这是她有史以来工作强度最大的一天。在统计数据中,她整整工作了十三个半小时。

虚拟网络购物平台的统计系统里,也破天荒地给她计入了3倍普通劳动的工分。

看着系统数据里一天涨了不少的劳动值,明霞甚至没来得及想用这些钱买点什么,朝几个孩子摆了摆手,连湿透了好几遍的衣服也没脱,直接躺在竹床上闭眼沉睡过去。

月光下,沉睡的明霞并不知道,她躺下没多久,她房间的竹编门“咿呀”一声被推开,大花手里拿着两块形状不太规则的棉布,轻手轻脚地走近她。

这布料是明霞裁剪衣服剩下的零头,一部分用来做了鞋面,还有几块稍微缝合,可以直接用来当毛巾使用。从虚拟购物平台称斤买来的布料虽然很便宜,但在如今的物质条件下,就连一根不到一厘米宽的碎布,一条不起眼的线头,明霞也没有浪费,而是收集在一起,等多了可以填一个枕头或者坐垫。

拧干的湿布小心翼翼地拭擦过明霞的额头,鼻尖,脖颈。冰冷的山泉水浸透的棉布,带走明霞在酷热天气下暴晒一日后滚烫发红的皮肤。

很快,两块并不算大的棉布凉气被明霞的身体皮肤吸走。大花站起来,悄无声息地往外走。

屋外,一双小手接过这两块棉布,一小会儿的功夫,又将它们重新递了进来。

二花压低声音,轻轻地对姐姐说道:“阿姐,要不要给娘喂点东西?”

大花摇了摇头,也悄声回答道:“今天完全睡沉了,喂不下,我看了干粮袋子,娘在路上吃过了,明天让娘多带点干粮去。娘晒了一天,手臂和脸上都烫,我再给她擦擦。”

“我们力气再大一点就好了,好歹能给娘换个衣服。”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