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十年代逛淘宝 > 第 147 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在县城的时光

第 147 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在县城的时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今日多云,午后太阳躲了起来,徐徐清风从墙外吹进来,坐在院子里吃饭很惬意自在。

桌面上大盆大盆的鱼肉,孩子们吃得最爽快开心。

尤其是年龄还小的三花和花花,以及从从小生活在北方的安磊和夏哲。

片好的鱼肉里,一根鱼刺也没有。吃鱼吃出大块肉的感觉,能不畅快吗?

大花和二花也不挑拣,两姐妹并排坐着,互相夹菜,油炸鱼片吃得小嘴油亮,心满意足。

至于明霞,不能怪她世俗,只要一想到这只鱼以后的价格,再家常的味道,仿佛都像是渡了一层金子。

唯一一位实事求是在评价大黄花鱼味道的人,就是周国红了。

她坐在明霞身边,夹着鱼肉,品尝地嚼了几口,先点点头,而后又摇摇头,说道:“难怪这大鱼卖不出去,个头虽大,可是肉质老,滋味也淡了点,干煎比不上马鲛鱼的香,炖煮也不比不上淡鳗的浓郁,难怪只能强买强卖,吃了再给钱。也就是明霞你手艺好,如果让我煮这鱼肉,铁定不好吃。”

明霞不知如何回答周国红这一番话。

她说得其实没错。

生长多年的大黄花鱼鱼肉味道并不算好。所以这个年代的渔民才会卖不出去,用半卖半送的方式把这大鱼清出去。

后世能卖出天价来,也不过是物以稀为贵罢了。

自己看这大黄花鱼稀罕,纯粹是几十年以后的滤镜作用。

几十年的环境差异,造成的饮食习惯也很不一样。

比如周国红所说的马鲛鱼,放在几十年后的菜市场里,大约只有二三十块钱一斤。

而且还因为马鲛鱼食肉,容易重金属超标,并不受到购买者的喜欢。

但是,在这个时代,马鲛鱼却是好物,价格不低,可以和红烧猪蹄,羊肉汤等一起摆上酒宴的一道菜。

“对了,我看你把鱼胶晒在外面,是准备做胶水吗?”周国红看明霞没应,目光瞄到院子里明霞放着晾晒的黄花鱼胶上,问道。

“什……什么?”明霞拿着筷子的手一顿,以为自己听错了,眯着眼睛确认一遍,“你刚才说我做什么?”

“胶水呀,我看见隔壁的刘婶给儿子贴作业本就是用这个熬出来的胶,上次也送我了一点,还挺好用的。”周国红觉得明霞反应有点奇怪,停下扒拉白米饭的手,详细地解释了一遍。

野生大黄鱼花胶……用来熬胶水……

粘作业本?

这几十年的物价,实在让她一时反应不过来。

“那……那为什么不直接买胶水?”明霞想不通地问道。

“嘿!”

平日都是明霞教周国红生活上的琐事和注意事项,没想到自己还有反教育她的一天。

“这还不简单,胶水贵,那渔民不要的鱼胶多便宜。”

明霞自己买过几次品质不错的花胶,略微知道点行情。一百头一斤的黄花胶价格大约在八百元,而上品六七头一斤的黄花胶每斤价格要在两千五百元左右。

“……”

“寄信糊信封糊邮票都好用,”周国红说到兴头上,继续发挥说道,“要不要我问问隔壁的刘婶胶水怎么煮?”

“不!”明霞拿起筷子,往嘴里夹了一片鱼肉,坚定地说道,“完全不用,我不熬胶水,我另外有用途。”

“这还有什么用处?”周国红不太理解的问道。

“以后告诉你。”

明霞也不是搞什么神秘,总不能她囤个二三十年,等行情起来,二十年的老胶,还是至少一斤两三头的,总比熬了糊信封糊邮票强。

一顿饭后,六个人把桌面上的三盆一桶全吃得精光,连汤汁都没剩下。

肚皮吃得圆滚滚,周国红特许二花他们下午的训练推迟一小时,正好让他们帮忙一起做鱼丸和鱼松。

大黄花鱼制作的鱼丸颜色雪白,肉质较为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