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十年代逛淘宝 > 第 155 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凤城县城区

第 155 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凤城县城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周师傅只觉得这个背包设计的精巧,背在身上也方便,料想会受到小孩和年轻人的喜欢,却没有考虑到更多方面。

此时,明霞一问,他脑中一怔,目光不由地落在这背包上,更仔细地打量起来。

皱着眉头看了一会儿,周师傅觉得没有把握,摇摇脑袋,不太肯定地说道:“这玩意做工太费时了,熟练的女工,一两天才能做一个,卖不上价钱,而起竹篾劈的细,要的数量多,比花篮费神多了,不划算。”

这个道理明霞明白,她立刻说道:“既然花费的时间多,自然就要卖得贵一点,百货公司的双肩包十五块钱一个,还没这个好看呢!”

周师傅被明霞的话吓了一大跳,他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吃惊地望着明霞,脱口而出道:“这哪能比得了,那可是海市那边来的时兴货,咱们这竹子编的玩意,不能比。”

周师傅在竹篾编织上的能力很强,但是眼光却跟明霞无法相比。

她知道,在这个时代,即使有像铁屋村这样还过着传统耕织生活的偏僻山村,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中,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

在周师傅觉得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也许放到国外的市场上,会成为受人欢迎的抢手货。

这也是如今这一时期,国家大量出口手工艺品的重要原因。

苏绣,蜀绣,景泰蓝,脱胎漆器……

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在这个时代往往肩负着从国外换取外汇的重要使命。

“周师傅,我记得去年的日报提到过,扶桑国的商人去参观景泰蓝的生产,还下了很多订单,这些漂亮的艺术品,在国外还是很受欢迎的。我们这个竹编背包虽然不像那些艺术品那么稀罕珍贵,但价格不高,说不定他们就挺看中呢?”

明霞一说,周师傅似乎想到了什么,怔怔得看着窗外,思考许久,才缓缓点了点头,对明霞和大花说道:“对的,我师父亲手做的屏风在省城的富贵人手里也是抢手的物件。”

“我师父当年跟我说过,他的手艺还不是最厉害,做竹丝最厉害应该是蜀地那边龚家的人,他们的竹丝扇,当年是给皇帝太后用的,七八个月才能做一把扇子呢!”

大花一听这里面的说法,顿时眼睛一亮。她对外国商人的事情并不太感兴趣,倒是周师傅一谈起竹丝的加工话题,一下子提起精神了。

“师父,什么扇子这么厉害,七八个月才做一把?”

“你看我劈得竹丝细吧?”周师傅没有回答大花的问题,而是反问说道。

“细,我一根能抵你五根呢!”大花挠了挠头,很推崇地说道。

“那你知道蜀地龚家的竹丝有多细吗?”周师傅继续问道。

大花老实地摇了摇头。

明霞倒是知道,她上辈子看过纪录片呢!她没想到,这个世界里,也有一个制作竹丝扇的龚家,说不定人都是同样的人呢!

“他们制作竹扇最普通的一根竹丝,都只有我这十分之一粗细。”周师傅佩服地感叹道。

“啊?”大花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周师傅,惊叹一声,脑子里已经在想象周师傅所说的那样的竹丝,到底有多细了。

“那做物件得多耗神呀,手都捏不起来。”大花苦恼地想了想,捏着自己的头发丝,想象着自己如果要编织这种竹丝,该有多费劲。

“傻丫头,那么细,哪能用手,都是用细针和镊子挑呢!所以一把扇子要做七八个月。”

一把扇子要用两千根的竹丝,把竹丝劈出来,就要耗费不知道多少功夫。

看过纪录片的明霞在心里默默补充。

“这话说多了,天色也不早了,”周师傅看了一眼窗户外的天空,咳了咳嗓子,说道,“你这几个书包先留在我这里,过阵子,那人来的时候,我试试看能不能递上去。”

明霞说的话有点打动了周师傅,也或许因为他心里也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