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士国 > 第十章 金童玉女

第十章 金童玉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夜色中,名曰“珊瑚城”号的双桅船驶离码头,航向江心。

从惕恩乘船前往乌阁不仅近便,而且是最舒适的旅行方式,可免去过河再转陆路的麻烦。不过普通商船可没这便利。绵延千里的阔水河毕竟是逐埒与乌阁王领,逐埒与埠庐家,在上游与塞伯家的界河。为杜绝走私之类情况发生,商船必须在沿途经过的每处港口和水岸哨所停靠,接受检查,由此耽误的时间以及随之带来的额外开销令这种运输方式优势尽丧。而作为外交使船的珊瑚城号不存在这问题。珊瑚城号主桅上不仅挂着埠庐家的持戟人鱼旗,还升起了象征厘正院公平正义的多头蛇旗,因此可以在安甸境内任一条河流,任一片海洋自由通行,而无须向当地航管报备。

这艘埠庐王国外交使船分上下两层,乘客使用上层,下层则是船员休息室和马圈,以及库房、厨房和操浆舱。除了这些设施,珊瑚城号上还有个在别的船上绝难见到的水舱。水舱门通常由一把大如秤锤的铁锁锁着,而打开那锁则需要两把钥匙同时使用。开启锁的两把钥匙一把由船上两名卫兵保管,另一把则在这艘船当前指定使用者何罗手上。如此繁琐的设置,自然给那道水舱增加了几分神秘。不过,就连船上船工也不能随便靠近那个水舱,自然更少有人知其用途。操桨舱分布在左右两舷,共有一百二十条桨。在这样一艘乘客不多的船上作如此配备,是为了保证即使一丝风没有,它也能随时拔锚启航。

此时,这艘精工打造的王家官船正在百余条桨推动下轻快前行。它将在阔水河上航行一段,然后驶入这条河最短一条支流,不久便可直达乌阁城下。

船舱里,何罗裹着短绒披风,就着朦胧烛光阅读一本由乌阁昭院刊印,名叫《三王共襄体制沿革》的旧书。根据羊皮书面上残留可见的刊号,这本书历史已有三百余年。仆人刚为他送上切开的橘子和已砸开硬壳的核桃,又遵照他吩咐,准备再去替他温一壶酒。

他想看会儿书,可脑子里却浮现出一张俏脸,一张绝世无双的脸。

瞿如是乵孜姑妈的女儿,何罗自小便认识,只是这几年很少见面。这位表妹在安甸闻名遐迩,尽管坊间有着各种关于她的不雅传闻,其仰慕者仍多不胜数。据说最近每年皆有世家子弟在以她的名义进行的决斗中送命。何罗还听说,丹犀府专门开了道门,作为络绎不绝的上门提亲者专用。说起来,瞿如表妹也曾在何罗年少的心里烙下印记,但囿于昭院那个限制近亲通婚的规定,他却只得徒感遗憾。

不过,此次到访惕恩,何罗却收获意外惊喜——当他受邀登上那辆被民间戏称为“移动闺房”的专用马车,多年遗憾竟然一朝得到补偿。

何罗抬头从舷窗望出去,江面白雾弥漫,什么也看不见。

那是辆由两匹骏马牵引,外表朴素,但车厢内另有文章的宽大马车。车厢外表刷着黑漆,双层木格雕窗可分别打开,以便开敞观景或仅作透风之用——刚过去一天的事,印象仍十分深刻——马车由一名下巴上围了圈短须的车夫驾驶,行驶如飞,却四平八稳。马车一路出城,转眼就把街市喧闹抛在身后。直到上了僻静小道,那辆马车才减慢速度,缓缓行驶。

何罗估摸着马车已驶出城,来到郊外,便拉开厚厚的金丝绒窗帘。不料突然卷入的寒凉空气让衣衫单薄的他冷不防打了个颤。瞿如见状欲重新拉上窗帘,却被何罗阻止。“不用,正想看看外面风景。”他挺了挺胸膛说。佳人当前,不该怕冷。当然,能看看外面,也好知道自己正被带往何处。

但瞿如还是体贴地拉上了绒帘。

那一瞥间,何罗意识到马车正驶入一条峡谷。应该是进了惕恩城外黛山。

瞿如似乎看出何罗内心疑虑,微微一笑道:“放心,表妹不过想和哥哥安心相处片刻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