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商海情波 > 第三百一十五章 王翚真迹

第三百一十五章 王翚真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石谷!”一眼不眨,仔细鉴定了足有五分钟后,看的周围人都心生焦急的时候,顾运彤大叫了一声,“没错!这就是王石谷。”

“运彤!你看清楚了?这真的是王石谷的画?”关冲的声音也有点发抖地问。

没有回答关冲的问话,顾运彤依旧把眼睛放在画上。一边看一边点头,说:“我不会看错,这肯定是王石谷的真迹,‘秋山访友图’。这水墨、设色、浅降,大小青绿无一不精,唯有王石谷才能画出如此意境的画作。”

对王石谷这个人物,王直还真知道,而且有比较深得认识的。

王石谷,本名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为“清初四王”。

王翚出身绘画世家,幼承家学,初学画于张珂,后又得到王鉴、王时敏指点。擅山水,初摹黄公望,后广泛师法唐宋元明诸家,转益多师,加以发展变化,形成个人风貌。他的山水画强调摹古,重笔意有法度,遵循董其昌所谓的文人画一脉,但他的画别开生面,与同期的三王有很大的区隔,是“四王”中的另类,他打破了南北画派界限,山水画清韵恬淡,得元画的精髓。后来被尊为‘画圣’,是和唐代吴道子一样齐名的人物,可见其在绘画上的艺术成就有多高。

如果这幅画是王石谷的真迹,这么大的尺幅上拍卖会起拍价就要过千万,最后成交价怕不是要过亿!

想到这些,能不让王直激动嘛!

“画、书、印,包括纸张、装裱全部都对,落款时间是丙戌年,是清康熙四十五年,也就一七零六年。这是王石谷七十三岁时画的一幅画,属于王石谷老年时期的作品。这个时期,他的作品虽然没有中年期的技法精巧、清丽工秀,但更为专心精意、不肯苟简。难得珍品呀!”顾运彤用手机推算了一下年款,对这幅画出自哪年有了定义。

顾运彤,有把眼睛落到了画上,边看边说:“老关、老张!你们知道,这王石谷作品中最有名的就是‘康熙南巡图’。受到了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等人的极力推荐,一六九一年,王石谷与杨晋等人奉皇帝的召令画康熙皇帝南巡的场景。从一六九一年持续到一六九三年,耗时三年,绘就了十二卷,总长约两百多米的康熙第二次南巡全过程。如实的把南巡路上的风土建筑,人物景象、和山石树木等景色一一记录下来。可以说这幅画就是古代版的‘照片’或者是‘录像’。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听了顾运彤的介绍,确认这是王翚真迹后。王直激动的心情更难以控制,也不管有没有外人在,深情地注视着贺左戎戎。用眼神告诉自己的妻子,他现在有多么的高兴。

贺左戎戎虽然不懂这些,但从几位文物鉴定专家的言语,以及王直的眼神中,她也知道,这幅画一定是非常的珍贵。他此时对心情当然也和王直一样的高兴。

不光是王直和贺左戎戎高翔,顾运彤、关冲、张洪昌,包括关冲带来的三个学生,又有谁不高兴,不兴奋呢!能够亲眼欣赏,亲手触摸到一百余年前,出自“画圣”王翚之手的画作,这世界上能有几个人?这已经不能用幸运来形容了,简直是比买彩票中千万大奖来的更让人激动。

“王先生!这幅画是我从事书画鉴定几十年来,看到的最珍贵的一幅画。能够亲手让这件绘画艺术瑰宝重现人间,我真的是万分荣幸!”顾运彤说话间,眼中已经饱含泪水。

这些艺术鉴定专家,你要是请他吃饭,或送他块名表,不一定能让他陪你说句话。可如果你让他帮你看稀世珍宝,他能请你吃饭,有必要还能毫不犹豫把自己的名表脱下来送给你。更何况是一幅真品古画。

要知道,相比于地下室的那些瓷器、铜器,以及笔、墨、砚,书画作品更难保存。更何况这些画都是传承有序的珍品呢!

收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