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商海情波 > 第三百三十九章 双圣同堂

第三百三十九章 双圣同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直之所以能够比较肯定地说,眼前的这幅四菩萨图是吴道子的真迹,是因为上次在那箱书画中发现了清代画圣王翚、王石谷的真迹后,他特意买了一些王翚的介绍资料学习。同时,也买来了唐代画圣吴道子的资料,向顾运彤当面请教。

不得不说,王直有着极为变态的学习能力,短短几天的学习成果,就让顾运彤瞠目结舌。大摇其头地说:“你简直不用学,天生的一点就通。”

此时,王直嘴里向陈国远解释着自己的看法,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画面。又看了一会儿,他才抬头看着陈国远说:“国远!这幅画如果是吴道子的真迹,那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除了经济价值超乎想象,历料价值更是难以估量。”

“为什么?”陈国远急不可耐地问。

王直指着这幅神韵涌动的四菩萨图古画,说:“通常的菩萨像,都是单尊菩萨像。而这幅是四尊菩萨同在一张绢上绘成的。更为难得的事,四尊菩萨都骑着各自的坐骑,这就更难得了。”

佛教中四大菩萨,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各自象征着智、悲、行、愿。他们的坐骑分别是,文殊菩萨的坐骑是青狮——虬首仙;观音菩萨坐骑的是金毛犼——金光仙;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六牙白象——灵牙仙;地藏菩萨的坐骑是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名号曰谛听。

在王直的解释下,陈国远也入神地看了起来,频频点头,说:“嗯!仔细端详下,这幅画还真是有点意思,你看这四个坐骑画的多凶啊!看得我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了。”

点点头,王直说:“走!拿着画,我们去找顾教授。”

电话里,王直把自己鉴定下来的情况向顾运彤说了一遍。这顾教授当即就激动了,把下午的博士生辅导课都推掉了,专门在办公室里等着他们。

到了学院为教授配置的带休息室的宽敞办公室里,顾运彤早就准备好了白手套,带着老花镜,翘首以盼地等着呢。

“快!快!快点,把画打开。慢点!慢点!你们轻一点,别把画弄坏了。”听着顾运彤因激动变的语无伦次的话,王直和陈国远不禁哑然失笑。心里想着,按您的话来,到底是快呀!还是要慢呀!

和王直的鉴定步骤一样,顾运彤先是看了画卷的轴头和画布材料,“嗯!是唐代的东西,这个错不了。”

又看了一下装裱方式,“嗯!是宋代的装裱风格。”

在把画展开后,顾运彤先是站直身体,端详了一下画的全貌,微微点头,说:“你说的没错,是吴道子的风格。‘吴装’的气息很浓重。”

“吴装?什么是吴装?”陈国远不明就里地问。

“吴道子的人物画,写意、洒脱、传神,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也就是‘吴装’。”见顾运彤没有回答问题的意思,王直开口为陈国远解释。

顾运彤一只手里拿着电筒,另一只手里拿着放大镜,神态专注地对每一寸画面,每一根线条仔细地看着。但嘴里却接王直的话说:“你小子行!就这么几天功夫就成书画鉴定专家了。说的一点没错,这就是吴带当风,‘吴装’。宋代画家李公麟的朴素淡雅的‘白描’,便是从吴道子‘不以装背为妙,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发展而来的,白描也就成为我国绘画上的一种新体例。”

嘴里说着,手和眼睛却没有耽误,足足用了十多分钟,整幅画全部看完了,顾运彤也有了鉴定结果。

王直和陈国远从顾运彤脸上的神色不难看出,这幅画有戏。

果不其然,顾运彤坚定地说:“我敢肯定,这幅画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真迹无疑!一千多年的岁月中,保存如此之好,实属不易!宋代苏轼曾经说过,‘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