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朕为将军挽红妆 > 第五十六章 武邑

第五十六章 武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武邑穿着重达十公斤的铁甲,一手提着大刀,一手挽着马缰,在岔道旁点兵,催促骑兵们前行。

秦竹书也换上甲衣,玄色披风揽在背后,一改平日的文弱书生形象。

两人各统不同部曲的兵马,在岔路口拱手告别,分道扬镳。

绕过一道矮坡,前方大道逐渐平坦。武邑率着三千骑兵,飞速疾驰,随着周围景色的变动,马背上的视野渐渐化成一片枯黄。

他深刻记得,多年前,成楹建议他入伍当兵的那天,也是一个衰草连天的秋日。

说起来,是偶然,也是缘分。

当时,成楹带着几十骑,在山麓下、草原边上跟羌胡打了几场游击,队伍被打散了,身边只有三五个随从。人困马乏,食物匮乏,几人远远瞧见一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便打算进村向村民们买一点肥羊和粟米,充当军粮。

入村的时候,冷不防村口冒出来几条大黄狗,狂吠着向为首之人冲过来。村民养狗,主要是用来防备打劫的马匪、羌胡,充当报警作用,成楹没有防备,红枣被几条恶狗一吓,差点儿将主人摔下地来。

就在几人慌作一团的时候,旁边冲出来一个身裹破旧蓑衣的高大汉子,手持一根大棍,当空一舞,随即重重挥下,把几条恶狗赶得远远的。

成楹拍了拍马脖子,安抚住红枣,抬头时,打狗英雄已经走远,只留下一个遥遥的背影。

“英雄,留下姓名再走?”成楹冲他高喊一声。

对方恍若未觉,自顾自走了。

成楹坐直身子,低估了句:“真是个怪人。”走这么快,她想感谢对方一下都没机会。

她也没多想,找到里正家里,说明来意。里正热情接待了他们,叫来村里的三老、墙夫,把村子里剩余的粮食都拿出来,任成楹他们挑选。

成楹几个一边喝水,一边数粮,一边往马背上装。不一会儿,里正妻子做好了饭食,请他们用饭。

成楹谢过里正妻子,接过一碗粟米饭正要吃,忽然瞧见里正家墙根底下,坐着个身裹破旧蓑衣的人。这人头上戴的茅草毡帽破了几个洞,顶上露出杂草般的头发,余下部分仍盖住大半张脸,石像似的一动不动。

成楹心里一乐,这不正是村口遇见的打狗英雄吗?

里正家几个小儿吃饭的时候不安分,捧着装着粟米饭的土碗,边跑边跳,一时嬉戏到蓑衣人身旁,问他:“你要不要吃点饭呀?”

蓑衣人只管坐着,没动。

一群小儿们嬉笑一阵,又跑去和院里的鸡羊们吵闹了。

里正的妻子又端出一只烧鸡来,招待成楹等人,说道:“这个怪人,出现在村里好几是来找一点活儿做。食量大如牛,谁家都喂不饱,也没人敢请他做事情。”

成楹却来了兴趣:“他一顿能吃多少碗饭?”

里正摇摇头:“谁知道呢,”指着成人巴掌大的土陶碗说,“总得七、八碗吧?”

成楹于是冲墙根底下那人喊道:“喂,壮士!”

武邑抬头瞟了成楹一眼,只见一个面皮白净到粉嫩的少年坐在案旁,眼明睛亮,玄衣如墨。

成楹指着食案:“壮士,我请你吃饭,你若能把这些饭菜吃干净,我就敬你是个好汉!”

武邑抬头看了她一眼,认出这几人正是他在村口群狗嘴里救下的那群人,心里却十分警惕,鼻子里冷哼一声。他流浪在外一年多,受了不知多少白眼,只当这贵气少年在拿他寻开心,哪有白吃人家饭食的?可是他已经好几天没吃过饱饭,肚子确实饿得咕噜直叫,遂问道:“此话当真?”

成楹笑:“真!比真金还真!”

眼见这粗糙汉子登堂入室而来,里正不敢得罪这位军吏口称少主的娇弱少年,只好站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