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朕为将军挽红妆 > 第七十七章 使命

第七十七章 使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秦竹书偶尔也会疑惑,命运的轮回如此神奇,上天带走一个人的时候,又送来另一个不世出的天才。

虽然成楹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天才。

但这只是个开始。

从成楹夜色下跑出叔父的府中,直奔北地郡而来的那个晚上,就注定了她的命运,只能一直向前走,无法回头。

她从祖辈手里接过戍守河山的使命,便再也无法放下。

如果说成裕在世的时候,成楹多少还能受到点祖辈的照拂,那么成裕去世之后,成楹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

此时她在北地军中,是个什么地位呢?

有一批忠心的死党,就是随她救援成裕的那几百北地精骑,他们被成楹的魄力和勇气所折服,表示愿意效忠于她;有个偏将军的名号,上司看她有功且可怜,赏给她的。

成楹在北地军的作用,基本上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几年下来,她干过文吏,督过粮草,打扫过战场,干得最多的,还是打游击,带着小股骑兵骚扰骚扰羌胡大部队什么的。

但是军队的决策层中,很少有她的位置,升迁自然也无望。

想建立盖世功勋,必然要吃许多常人难以忍受的苦楚。

难得的是,成楹宅心仁厚。

当初凡是随她一起救援成裕将军的袍泽,她一一兑现事前许下的承诺,仁厚待之,即使她后来做了镇北将军,也不忘昔日的恩情。对于当初那些没有随她一起救人的人,她也不曾苛责,仍然以诚待之。

萧瞻听了成裕将军之死这一段,心里那种不舒服或者说愧疚,猛地强烈起来。

毕竟当年,他对此事没怎么过问,完全不知道,成楹还有这么曲折的一段过往。

如果当年他愿意往成家,往北地边境看上一眼,成楹的路,想必会好走很多吧?

“臣想跟殿下说的第二件事,是成侯有一次,亲率队伍,救援武邑将军的事情。”

其实也不算救援,说恰好赶上更正确。

成楹在山村里挖出武邑这棵好苗子的时候,成裕将军已经去世了两三年,秦竹书已经是成楹的心腹之一,成楹身边的北地精骑已经增加至两千余人,因抗击羌胡在北地郡小有名气。

不过成楹把人带回军营后,并没有立马就对武邑青眼相待,而是随随便便把人丢在一个伍长手下,让人先带着。

武邑是何等心性高傲之人,他感激成楹给他指了条入营的出路,却并不会对成楹高看多少,他平生只敬重有真本事的人。成楹虽然小有名气,但在武邑眼里,也就那样吧。

武邑入营之后,从士卒做起,一点一滴积攒功勋,逐渐升至百长。

一次,上司命他配合大部队作战,带领手下百人,去守一座烽遂,武邑欣然领命。

却不曾想,羌胡临时更改了行军路线,这座烽遂遭到羌胡上千人马的疯狂进攻。

眼瞅着就要失守了,武邑遍体鳞伤,打算以死报国之时,成楹率领着队伍赶到。

不知为何,成楹此战杀红了眼,亲自骑马仗剑冲杀在最前方。一向谨慎的她,不仅带队将羌胡杀得丢盔弃甲,而且亲自带兵深入胡地三百里,一副不尽灭胡虏,誓不罢休的凶狠模样,把同行的士卒都给吓懵了。

事后才知道,因为叛徒的出卖,一千北地精骑毫无防备,葬身在羌胡的陷阱中。

几年辛苦打了水漂,成楹对羌胡恨得咬牙切齿,逮着机会,可不得狠狠咬对方一口么。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成楹无心插柳,反倒折服了武邑这员猛将。

再后来,随着北地的高层将领或是病故,或是战死,或是调走,北地精骑反而在一次次的拼杀和历练中,越来越强大,成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