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朕为将军挽红妆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安排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安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成楹依言回府,素几明窗前,展开那封绣衣司截获的,直接指证她有谋逆之意的信。

信中,秦竹书只简单提了几句北地军的驻防很好,羌胡不敢来犯,其余大多鸡零狗碎,比如他说到武邑将军的公子武章,似乎不愿意待在营中,天天和他爹置气,武邑总想动手抽儿子,一帮叔叔伯伯们劝都劝不过来……只在最后,问了一两句跟先太子案有关的事情。

成楹一字一句,认真把信看完,最后摩挲着本该落款,却一片空白的地方。

秦竹书与她相识多年,是她的左膀右臂,亦是她最看好的人之一。当初在创建北地精骑时,常常是她为主,秦竹书为副,若是她带兵出战,秦竹书就在后方负责足兵足食,两人配合得当,主臣不疑,从未出过什么差错,对对方的字迹亦十分熟悉。

有一次情况紧急,为了钓出藏在营中的羌胡细作,秦竹书特意命人递给她一封,没落款的,语意模糊的书信,好在成楹凭借两人多年间的默契,猜到他的用意,强强联手,将羌胡细作收为己用,成功化解了一场近在眼前的危机。

只是不知怎的,此后秦竹书似乎养出了某种坏毛病,但凡给她写信,总是不落名字。

成楹渐渐就习惯了,谁还没一两个小癖好怎的,但她寄给秦竹书的信,总是规规矩矩,写好落款,有时候甚至还要盖上私印。毕竟这些信,许多时候,不是给秦竹书一人看的,它还是秦竹书号令众将的令箭。

万万没想到,绣衣司无孔不入到了这种地步,竟然连她的信件也敢查。

好在秦竹书没有落款,朝堂追查不出来写信人是谁,而她也一口咬定,应当只是个“身份卑微,无关轻重的下属”,对方没写名字,她也不知道到底是谁。

当然,成楹能够平安脱险的主要原因,是皇帝醉翁之意不在酒,她被下狱,明面上是因为私查先太子案,实际上,是皇帝想趁机拿走成家的兵权。

想必,她被革职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到北地去,不知朝廷会派个怎样的人担任北地军统帅,希望秦竹书能扛得住。因为才发生书信被截的事情,她也不敢贸然给秦竹书写信,提点一二,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以后,北地军营只能靠他自己了。

成楹静静呆在府中,一切似乎和之前没多大变化。

但是京都人人都知道,现在的靖宁侯,和之前手握大权的左将军相比,堪称天壤之别。

变化悄悄发生在不显眼处,首先是茶楼酒肆里,有关靖宁侯的话本子减少了一大半,紧接着,侯府从前的门生故吏们也散去不少。

小虎气呼呼的,从前恨不得堵住说书先生们的嘴,谁也不能编排成楹,现在却在庭院里转来转去,满身精力无处发泄,最后只能不断挥剑,向练武的木偶人身上招呼过去:“无耻小人,见利忘义!”

成楹靠着栏杆看她出气,劝慰道:“又不是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有什么可气的,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我们关起门来,安生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余者不必理会。”

嘴上虽然说着不气,眉眼间的神色却恹恹的。

无端被皇帝猜忌打压,哪个忠臣不会寒心?

大虎抱着剑侍立在侧,瞅着成楹孤零零的背影,揪心得很。

不为别的,只为她感到心疼。

想想她在北地幸苦挣扎十年,呕心沥血,死里求生,用最美好的年华,换来一身累累伤痕,最终,却败给了皇帝的疑心。

成楹倒也想得开。

什么功名利禄,富贵荣华,对她来说,只是一捧过眼云烟,能得到当然是好的,一旦没了,也不强求。

至于北地军,她从来就没想过,自己能把北地军握在手里一辈子。

她知晓自己的身体状况,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