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朕为将军挽红妆 > 第一百八十二章 遇刺

第一百八十二章 遇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武章捂着脑袋回头,眼见小虎的巴掌又举起来,赶紧往旁边一躲:“小虎姐,你怎么来了?”

“叫什么姐,叫姨!”小虎恨恨瞪了他一眼,是那种没揍到人的愤怒。

“不是,小虎姐,你听我解释,可千万别告诉成姑姑,要不然我这被你打一顿,转头又得被成姑姑教训一顿,那跟待在我爹身边相比,还有什么区别?”

瞧着这小子被小虎撵得到处乱窜,众亲卫们看天的看天,清嗓子的清嗓子,抠指头的抠指头,十来个老爷们,混似没看到他挨揍一般。

倒不是众人有意折腾他,这小子还是很有两把刷子,几天相处下来,嘴上抹了蜜似的,把一干大叔大爷的耳朵伺候得舒服又妥帖,谁看他都觉得顺眼,再加上武章自幼在北地长大,身上有种轻侠的仁义豪爽之气,和众人的脾性很合,是以,大家都挺喜欢他。

唯一不大好的地方,就是这小子的嘴,活似个漏风的豁口,什么大话都敢往外冒,动不动就是“要是我能领兵”怎么怎么样,“要是给我一队人马”我会怎么怎么样,天长日久,众人可算看明白了,这小子太年轻,欠教训,得揍!

也不是说大家真就一齐上手,把武章揍成狗头,而是队伍里好不容易来了个小辈,平日里训两句,让大叔大哥大爷们好好摆摆前辈的谱儿,还是挺有乐子的。有些事情吧,不一定要耳提面命,教着教着,打着打着,自然就通透了。

是以,面对武章被小虎追来撵去的鬼哭狼嚎,众人只当没听到。

成楹从房里出来,恰好看到小武说大话的一幕,顿时明白武氏父子二人的矛盾何在了。

武邑出身行务,起于微末,带兵严谨,即使是胸有成竹的事情,也只会把这竹紧紧藏在肚子里,哪怕是最信任的亲卫,他也绝不会拿出来说嘴卖弄,对手下士卒们,始终保持着一副高深冷傲的形象,加上他本就生得相貌堂堂有威严,还蓄了一副长须,越发加深了长者风范,故此,营中人每每见了他,总会先憷三分,若是遇上他故意面对面释放威压,胆小的能直接被吓出一身冷汗来,若是把武,秦二人放在一起,任谁都会说,武邑才更有大将之风。只有成楹,秦竹书这种深知他脾性的,才敢在他面前谈笑自如,面不改色。

反观小武,这小子手里有没有三板斧,成楹还不清楚,但是看他的言辞和谈吐,倒是确实对行伍之事很感兴趣。可就是这张直来直去的嘴巴,委实太讨人嫌,武邑揍人揍得不冤枉。即使这样,武章也没改过来,可见这毛病是有多根深蒂固。

成楹决定,绝不惯着他。

现在不把这小子掰过来,有朝一日,真到了要他做重要决定,或者独挑大梁的时候,还是这么嘴上没毛,铁定要吃大亏,要倒大霉。

众人又赶了十数日的路,六月下旬,终于进入幽州地界。

幽州,西临并州,东临沧海,南接兖州,再往南一点,就是青,徐之地,至于北方,则是羌胡部落的茫茫荒原和丘峦。幽州下辖九郡,治所在蓟城,又称蓟郡。成楹要去的上谷郡,就在幽州的最北端,迈出边境线,就是羌胡的领地。

又行了四日,穿过广汉郡和蓟城,天色擦黑之时,众人总算抵达蓟城和上谷的交界处。

按照惯例,上官到任,底下的属官们都要到郡界处相迎。成楹从马背上下来,只见官道两旁,亮着两溜儿火把,上谷郡的诸曹掾,主簿,以及一郡的县丞,齐聚两旁,正翘首以盼。

见队伍抵达,一行人又是作揖,又是围上来嘘寒问暖,为首一个自称是昌平县的县丞,五十来岁,胡须一大把,戴着长冠,对着成楹拜了一拜,率先道明身份后,问:“下官可否检查一下成侯的官印和符节?”

说话时,连连使眼色,让随从把自己的县丞官印递过来。只是在这过程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