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朕为将军挽红妆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民怨

第一百八十五章 民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成大人,下官名叫文如海,乃是门下掾。”适才冷笑的这人自报家门。此人三十多岁,穿一身半旧不新的皂黑吏服,头戴长冠,相貌平平,放进人堆里毫不出众。

门下掾,和门下吏差不多,地位比诸掾们低,负责干杂事儿。

成楹暗暗把他记在心里,问:“你刚才笑什么?”

“下官笑大人大祸临头,而毫不自知。”

哦?她大祸临头了?

成楹心里哂笑,眼珠转了转,有心考验考验这人,遂道:“你且说说,本侯有何祸事?”

文如海身量笔直,不徐不疾道:“大人初来上谷郡,虽是朝廷任命的郡守,可一无亲信可以打听消息,二无外力支持你坐稳郡守之位,就火急火燎地忙着查府库,翻积弊,这不是大祸临头,又是什么?难道大人没听说过一句话吗?‘宁负两千石,勿负豪大家。’这郡守府里,大半的曹掾和士吏们出身当地的豪族,互为姻亲,根基深厚,上级长官下达的命令,只有依靠他们,才能在郡县里执行,他们说的话,有时候比两千石都管用,何况大人,只是一个区区六百石的郡守?不过,下官倒是有一条计策,可以帮大人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计策?”

见成楹果然问计,文如海的心里有些失望。

听说这位女郡守是从北地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原本以为她会有些与众不同的作为,没想到,和其他人差不多,都只想着保住自己的位置,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因着失望,他的语气有些冷硬:“大人只需结交当地的豪族,并和诸曹掾们搞好关系,诸事不问,即可垂拱而治。待过得几年,朝廷一纸调令下来,大人离了上谷郡,自然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垂拱而治?”成楹笑了,真要是袖起手来站在一旁,什么都不管,这政务能自己好起来?

被架空到这份儿上,还有什么脸面做一郡的长官?

她觉得好笑:“你来和本侯说这番话,是你们早就商量好的?怎么,试图架空本侯前,还特意来给我透个底儿?”

没想到会被成楹这么直接地呛回来,文如海的脸色变了变,神情有些窘迫:“大人误会下官的意思了,下官只是从大人的处境出发,帮大人考虑问题而已。若是大人能得到当地豪族的支持,或者向那征北将军余纪一样,手里握有兵权,事情自然好办许多。”

成楹仔细观察着他的神色变化,于是懂了,这是个不安分的,对现状极其不满。

很好,要是这人能投向她这一边,她在上谷郡,也算有了一点助力,以后想做点什么,可就方便多了。

她笑着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这些事情,就不劳文先生操心了。本侯倒是很想知道,这上谷郡的百姓,为何畏惧本侯,如畏惧山中猛虎啊?”

文如海瞬间明白了成楹的用意。

这位新郡守,一上任就先亲自查看粮仓,府库,看似莽撞,但确实打到了问题的点子上。旁的不说,至少对郡县中的情况,有个大致了解。

现在她又问起百姓的态度,而不是先问县里有哪些豪族,可见,这位郡守,是个真心想干实事的,必不会甘心被一帮曹掾们控制。

他的心情激动起来:“大人,一切,皆因前任郡守而起!”

“想必大人知道,数月前,皇帝陛下动巡祭祀泰山,向各地的百姓们增收了一次口赋的事情吧?”

成楹点点头。她当然知道,还跟皇帝一起去过泰山。

文如海叹了口气:“寻常年份的苛捐杂税已然不少,增加口赋,对富家豪族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那些以种地或者打柴为生的小老百姓们,可就惨了。一户五口之家,一般有两个男子能从事农耕,就算耕作百亩的土地,一年能收获的粮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