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朕为将军挽红妆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力战斗不如巧为奏

第二百三十三章 力战斗不如巧为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成楹回到临福宫,帮小团子换了一身衣服,恰好之前被她派去探听朝堂消息的小虎,也回来了。

待小团子乖乖去做功课之后,成楹才将她唤进里间:“你随便说说,就当讲故事给我听。”

小虎心思简单,看她最近恢复得不错,遂没多想,开口道:“朝堂上最近发生的大事,主要有这几件。其一是皇帝陛下痴迷丹药,命道士到处起丹炉,收集奇花异草,希望能炼出长生不老丹,以丞相为首的朝臣们劝阻无果,太子殿下苦劝了几次,次次都被皇帝痛骂,一次比一次骂得厉害。”说到后半句时,她抬眼看了看成楹的脸色,却见她神色宁静,并无异常。

成楹大概能猜出太子会劝阻皇帝什么,无非是节俭用度,充盈国库的事情。

炼丹花去的大把银子,皇帝找谁报销?少府早就兜不住底,大司农府也被祸祸得差不多,除了加增赋税,别无他法,这样一来,百姓就苦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五上公’事件。”

这件事情,要从当初玄成去凉州之前,根据一本古老的谶纬书《九辅洛书》,推算出了五个身怀治世大才的奇人说起。

他这推算推得也太精准了些,不仅详细画出这些人的相貌,还有名有姓。皇帝拿到五位大才的画像和姓名后,大喜过望,深感祖宗基业有了保障,勒令太子赶紧把这五人找到,他要赐官,加爵,奉为上宾。

太子深觉此事不靠谱,当场就把老爹怼了,撂挑子不干。

皇帝差点气了个倒仰,后来又把这件事交给他看中的绣衣直指,朝堂上的新贵陈宏,要他一个月之内,务必把奇人们找来。

大楚这么大,找五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但陈宏还真就把这五人找到了。

皇帝高兴不已,当时就给他们分别封了秩六百石的卿士,几天前,又给这些人赐上公的爵位。

找到的这些人,除了治世之大才,姓名,样貌,哪哪儿都能对上,那么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分别是,卖饼的,种地的,打渔的,乞讨的和看门的。

成楹一脸难以置信,以为小虎真是在讲故事逗她开心。

“自古以来,人臣之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用力曰功,以言曰劳,明其等曰阀,积日曰阅。爵有五等,勋者可为国公,有功者可为侯,劳者为伯,阀、阅为子、男。”

诸如成楹能领侯爵,是因为她破羌胡,守边境,立下了大功。

虽然这五等爵位中还有三六九等之分,但按照勋功劳阀阅来定,是跑不了的,可这五位“奇人”,他们立下了什么大功勋?竟然能被皇帝许以上公的爵位?

满朝文武文物简直要跳起来。

与此同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幽州将士们的奖赏事件。

诸如陈策,战死疆场,朝廷给抚恤,给荣誉,都是应该的,按照太子的意思,朝廷不能给予忠臣义士生前之荣,身后之誉必须得给足,将陈策以上将军之礼下葬,就挺合适。但皇帝对此毫不上心,听说陈策属羊,和他的生肖犯冲,于修仙不利,当场驳回。

再比如聂君游,灭段部鲜卑,一战将幽州的边境问题安排得明明白白,至少给幽州百姓带来几十年的太平,按道理说,一个侯爵,是跑不掉的。可皇帝却二一推作五,渐渐地,便把这件事忘了。

以及幽州突骑们的抚恤问题,皇帝更是问也不问。

道理很简单,赏赐,抚恤,都要花钱,皇帝不舍得花这个钱。只要谁找他要花在修仙之事以外的钱,他就看谁不顺眼,就跟谁急。

成楹暗暗地想,赏罚之道,在于正义,明法,彰功,标罪也。可皇帝,把赏罚这项治国利器,玩坏了。

这正是萧瞻最近最苦恼的问题之一。对于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