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朕为将军挽红妆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兖州流民

第二百四十八章 兖州流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州是个很特殊的郡,位于东海之滨。南边与水网密布的扬州接壤,东北方向是青州,西北方向是兖州,再往上面走,就是幽州,至于东南方向,也和荆州有部分接触。

成楹这次还是从兖州借道,快马加鞭,十日左右便能赶到徐州。

一行人白天赶路,晚上歇息,也不拘到底在驿站投宿,还是在客栈休息,哪里方便去哪里。

自从进入兖州的东郡之后,只见到处灾民遍野,面黄肌瘦,头发蓬乱,衣衫破烂的妇人和老人抱着年幼的孩子,坐在路边乞讨者比比皆是。看到成楹这么多人衣衫整齐,骑着高头大马,背着行囊,非富即贵,立即围拥上来,伸出一双双肮脏的手。

“大爷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可怜可怜我儿子吧……”

“我闺女就剩一口气了……”

“我已经五天没吃过东西了……”

成楹把随身携带的干粮和银钱拿出来一半,分给他们,率先抢到食物的人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也不管双手上沾满泥土还是其他什么东西,一边吃一边盯着亲卫手里没分完的食物,后围上来的人,抢无可抢,蹲在路边上哀声连连。前路漫漫,成楹不敢再分。

她问一个抢到半截饼的老者:“你们从何处来?”

这老者刚得了实惠,一边抹嘴一边说:“我们是济北郡人,黄河发生大水,冲垮了沿岸等郡的房屋,推倒了树林,淹没了千倾田地,被水冲走的人畜数不胜数,我们侥幸逃得一条性命,在老家活不下去了,一路讨饭,逃到这里来。”

成楹想起和大虎小虎之前理论过的朝政,心道是了,黄河水患,应当是半月前的事情。

她很疑惑:“兖州的刺史呢?地方官员呢?都干什么去了?没有派人救灾吗?”她暗道,就算朝廷一时不管,兖州的官吏们总不能昧着良心,任由百姓们等死吧?

老者摇头:“救不过来!大水涨得铺天盖地,非人力所能及也。况且,大小官员们都忙着保住自己的财产,根本没人管我们的死活。兖州刺史,正是临江王,他的封地任城郡,不少县城也遭了洪水,刺史正忙着救任城郡呢,根本没空理我们。”

成楹瞅了眼道旁的流民,少说也有百十来人,她就算把所有干粮都拿出来,也不够所有人吃上一口,不禁忧心忡忡:“你们这么多人,光靠乞讨,怎么活得下去?”

老者:“我们只想有条活路而已,既然上天不给我们活路,朝廷也不理我们死活,我们就自己给自己找出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有什么吃什么,不管是豪大家,还是官府,我们团结在一起,抢到什么吃什么。”

话说到这里,估计是看成楹他们手里实在抠不出什么粮食来,而一行人都带着兵刃,不好硬抢,有个类似于带头人物的大个子站起来扬起手臂,高喝了一声,其他流民们陆陆续续起身,跟着他,朝远方大路走了。

成楹等人骑上马,快速往前奔去,没多久,就把这些人远远抛在后面。

随着深入兖州地界,他们见到的流民越来越多,越发凄惨。

这也难怪,兖州这地方,比较倒霉。

兖州的东方,和徐州接壤,东北方向,和青州相邻,北方就是并州,西方是隶属于京都的关中,至于南方,则是荆州。

总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随便哪里都能碰到它,打到它,踹它一脚,因此,兖州也称为四战之地。

地理位置特殊也就罢了,关键是,地形还比较独特。

兖州的主要部分,地势平坦,位于黄河和济水之间。

本来,两条大河滔滔而过,降雨也不少,水源挺充沛,只要土壤不差,基本上种啥长啥,百姓们的日子还不错,问题是,黄河穿过了兖州。黄河是条地上河,下游部分没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