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朕为将军挽红妆 > 第二百六十四章 退守煮雨城

第二百六十四章 退守煮雨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昌邑城中,刺史府。

临江王揉着瘦巴巴的脸,眼皮子耸搭下来,正在为黄奇真从前线传来的,相拒于封丘,进退不得的消息苦恼。

可他一个文士,不懂军事,没办法给予黄奇真实质上的帮助,因此只能摸着脑袋干着急。待听到属下来报,说江都王已经距离昌邑城不足百里,差点吓得魂飞魄散。

他猛地站起来,张大了嘴巴,颤抖着手指着来报信的人:“怎么会来得这么快?不是说他被挡在封丘吗?”

士卒回:“只看到对方打着‘骠骑将军萧’的旗号,不清楚对方是怎么过来的。”

临江王急得在书房里走来走去,额头上挂着的豆大汗珠闪闪亮亮。

手下有谋士建议:“事到如今,只能坚壁清野,紧闭城门,严防死守!萧子瑜能这么快从封丘跑到昌邑,必定没办法随身携带粮秣,他没有军粮,我们只要坚守,就能熬到他自行退去!”

甚至有人说:“萧子瑜急功近利,千里奔命,他的队伍抵达城下之后,必然疲惫不堪,根本没有一战之力!我们正好趁此机会,出城偷袭他,必能打得他一触即溃!”

出城应战是需要勇气的,临江王瞅着昌邑城的地图,城不高,墙也不够厚,队伍被黄奇真一波儿带走,城中只有四千人马,根本守不住城,最重要的是,因为要紧着前线黄奇真的部队,所以城中根本没有多少余粮!粮食都送到封丘里面囤着了!

眼瞅着萧子瑜的前锋都抵到城下了,他的大部队难道还会远吗?!

守?守个屁!

守下去就是死路一条!

临江王下定决心,让人收拾了府里的金银细软,带上姬妾子女,召集四千士卒,公然弃了昌邑城,向东逃窜而去。

“东边的襄邑城,由本王的心腹驻守,那里还有上万的士卒和粮食,一定可以守住!”

临江王一边往襄邑城遁逃,一边派人给黄奇真传信,命他火速带兵回来救援!

正如临江王手下文士预料的那样,萧子瑜亲自上阵,既当主帅又当主将,带着四千平林军,长途跋涉,穿过重重郡县,抵达昌邑郡的时候,确实疲惫不堪,急需好好休息整顿,补充食物,才能有一战之力。

是以,萧子瑜并没有急着下令攻城,而是让士卒们休息半日。

那么,他是怎么大老远地,从封丘直接跑到昌邑的呢?

就算能骑马,这么多郡县,层层关隘,可不开玩笑的。

很简单,萧子瑜打着朝廷只抓罪魁祸首,只问罪于临江王一人的旗号,一路上明目张胆闯过来的。

简而言之,传檄而定。

临江王做了多年的兖州刺史,也算尽心尽力,颇得民心,但这民心,只在他做了对百姓有益的事情的时候,百姓们才会拥护他。至于像造反这样的事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条心,尤其是兖州的豪大家们!不知多少有头有脸的人物,暗中盯着两军交战的局势呢。一看江都王带着精锐一往无前,一路上压根儿没多少郡县敢阻拦,敢拦的人直接被就地正法。

所以萧子瑜一路过来的时候,根本没受到多少损失,堪称畅通无阻。

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三万人马太多,士卒们的脚力不一致,跑着跑着,体弱的士卒便掉了队,况且,粮秣跟不上。

萧子瑜命令许子辉在后面率领大部队,等待粮秣支援,自己则带着四千平林军,只带干粮,率先逮临江王来了。

就在平林军恢复精力后,几个骑兵拍马上前,到昌邑城下喊话,招呼城里人主动投降时,城门忽然洞开,昌邑郡守一身缟素走出来,他浑身筛糠似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说自己都是被临江王逼迫,然后带来了临江王弃城而逃的消息。

得,这下子又得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